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20世纪以来,在西方议会内阁制国家,议会和内阁掌握在多数党手中,议会政治变成了“议会政党政治”,议会民主成为“首相民主”。这一现象表明,西方议会内阁制国家(     
A.政党政治遭到破坏B.议会丧失立法权
C.内阁权力得到扩张D.责任内阁制形成
2023-02-13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获得独立的北美人民在以开拓者的姿态致力于经济建设的同时,又以主人翁的身份追求政治现代化,美国政治现代化由此起步。鉴于松散的邦联无法解决国内重大问题的实际, 1787年5月25日,55名代表聚集费城,就邦联条例的修改和联邦宪法的制定等问题展开讨论,并产生了联邦宪法。后来,在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下,美国于1789年9月通过了10条宪法修正案,并将其作为联邦宪法的补充条款。联邦宪法和宪法修正案,巩固了北美人民在独立战争中争得的民主成果,构造了美国现代化的政治框架。

——摘编自吴海晶《美国政治现代化若干问题探析》

材料二   1871年建立起来的德意志帝国是普鲁士势力的放大版。其早期政治现代化进程与英、 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具有明显的独特性。到一战前夕,德国在经济上已成为欧洲第 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政治上却仍然是传统的容克贵族占主导地位,资产阶级只是通过没有实权的帝国议会在参与意义上加入了统治阶级行列。总之,以普鲁士容克地主为代表 的传统统治阶级牢牢地控制着德国的政治生活。除了各种法律规定的特权外,他们还享有 许多实际特权,并在政治、行政、军事等领域占据领导职位。

——摘编自邢来顺《论德国政治现代化初期的“防御性”特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政治现代化得以起步的历史背景并分析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意志帝国政治现代化道路的独特性及其影响。
2023-02-02更新 | 260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等5地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20世纪初,以人民党为代表的第三党运动在美国兴起。人民党有全国性的组织,且提出了不同于两大政党的政治纲领。两大政党为抵御其威胁,不得不对这些政治上的独立派作出让步。第三党提出的许多改革主张,也逐渐被两大党所吸收。第三党运动虽未改变两党制,但却使其内容发生了变化。第三党运动的出现(     
A.动摇了美国传统的政党制度B.制约了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
C.促进了政党政治的深入发展D.实现了多党合作的良性运行
2023-02-02更新 | 227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等5地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据学者研究,19世纪70年代法国国会选举情况如下:
时间选举情况
1871年2月在645名议员中,主张君主制的正统派、奥尔良派和波拿巴派共占420名,自由派占80名,共和派仅占145名(包括激进共和派不足40名)
1871年7月议会补缺选举,共和派在39个省区胜利,获得114席的99个席位
1874年5月共和派与其他各派联合,促使布罗伊内阁倒台
1875年1月共和派与各派妥协,以一票多数勉强通过了第三共和国宪法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法国(  )
A.政治局势动荡,政体变化频繁B.共和帝制角逐,议会斗争激烈
C.巴黎公社失败,帝制全面复辟D.社会经济发展,农民支持共和
2022-11-25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801年,美国民主共和党上台之后,他们利用自己对国会的控制权,对有意与其作对的、不听话的联邦法官进行弹劾。民主共和党人称,法官自被任命起就介入了政治,自然也不能逃脱政治斗争的后果。这一事件反映出当时美国(     
A.两党制的弊端日益凸显B.政党政治影响国家的安定
C.权力制衡体制尚未确立D.行政权凌驾于司法权之上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方政治文明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城邦伦理向法权制度转变的过程。古希腊罗马时代将政治、文明等概念与城邦、公民、伦理、制度、国家组织等联系起来,这是西方政治文明的萌芽。近代以来,“文明”这一概念被人们认为是与野蛮相对的,它表示人类的进步和进化,而政治文明则包含了城市中心主义和欧洲中心主义、人性善和人类整体进步的认识、理想社会的设计、良好的风尚和高雅的市民生活方式等多种意义。西方政治文明的发展走向伦理与制度的结合,发生了从伦理价值向法权制度的根本转变。法律观念在政治文明中逐渐具有绝对的核心地位。在以人权为基石建立起来的近代法律观念下,个人的基本权利受到法律的保障,国家的政治权力被有效地制约与限制,只能用来维护和保障社会秩序。

——摘编自戴木才、余小江《西方政治文明的历史发展》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西方政治文明”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完整)
2022-08-20更新 | 324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豫西名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威廉三世在接受(权利法案》的同时,提出了“无国王、无内阁”的原则。而18世纪中期以后,国王在内阁会议中逐渐缺位不出席,“大臣由国王的臣仆转化为政府的公仆”。由此可推知,当时(     
A.政策的连续性得到确保B.内阁的权势日益超越议会
C.国家的行政权发生转移D.人民的民主权利不断扩大
2022-08-05更新 | 727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美国故事:制宪之路》中写到:“一个更强大的中央政府似乎符合所有人的利益。但是'中央政府'带着一个与生俱来的原罪,就是独裁倾向。正是出于对独裁的畏惧,美国人迟迟不肯给这匹叫'自由'的野马套上笼头。”最终美国给“自由”野马套上的笼头是确立了(     
A.三权分立原则B.联邦主义原则
C.各州自治原则D.共和主义原则
9 . 1832年英国进行第一次议会改革,重新分配议员名额并修改选民资格,许多老选区的席位分配给了新兴的工业选区。这次改革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使英国阶级结构发生变化
B.人文主义思想不断发展
C.封建贵族垄断政权不利于经济发展
D.两党制轮流执政的结果
10 . 1787年美国费城制宪会议召开时,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只有一个由人民专门为此目的而选举出的、独立于议会的制宪会议,才有权制定和修改宪法,议会也无权修改宪法。这反映出制宪会议认同(     
A.人民主权理论B.联邦制度C.三权分立构想D.直接民主
2022-07-09更新 | 423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