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图说历史。
(1)时空的记忆人类历史是在一定时空中演绎的。在如图中辨认表格所列历史事件发生地,并将相应的字母填入正确的位置。(涂答题卡)。

历史事件位置(字母)(涂答题卡)
虎门销烟
《南京条约》签订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武昌起义爆发

(2)如图是1908年《神州日报》上发表的名为《立宪真相》的漫画。漫画意在揭示(     

A.戊戌变法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B.清末新政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C.预备立宪实为维护专制统治D.辛亥革命废除君主专制

(3)如图为19世纪末《点石斋画报》上刊登的“公车上书”情景示意图。这一事件(     

A.推动义和团运动的兴起B.重在解决洋务运动存在弊端
C.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D.源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4)如图《国王的蛋糕》刊发于法国《小巴黎人》杂志,图中从左到右依次为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法国女郎,日本武士。此漫画所反映的现象是(     

A.德法俄“干涉还辽”B.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
C.列强瓜分中国狂潮D.列强在京划定使馆区

(5)如图是中国近代某次战争形势图。这次战争(     

A.中国战败,签订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B.中国战胜,鼓舞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热情
C.中国战败,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中国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和失败

(6)如图是1920年7月上海《申报》》发发表的漫画《惨不忍睹之现状》。这幅漫画反映了当时(     

A.帝国主义列强对华侵略加剧B.各派军阀混战导致民不聊生
C.辛亥革命的兴起和发展D.护国运动得到民众大力支持。

(7)陈独秀提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其中,“德先生”和“赛先生”指的是(     

A.自强与求富B.民主与科学C.独立与进步D.新道德与白话文

(8)胡适曾俏皮地说:“北大是由于三只兔子(蔡元培、陈独秀、胡适都属兔)而成名的。”关于这“三只兔子”,说法有误的是(     

A.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并延揽具有新思想的学者前来任教
B.陈独秀在北京创办《青年杂志》,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
C.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D.三人所倡导的新文化运动推动了近代中国思想文化的革新

(9)这是当时20世纪初的一幅漫画,这幅讽刺漫画中讽刺的对象是(     

A.清政府的顽固派大臣B.“皇族内阁”的成员
C.袁世凯的专制统治D.军阀混战和割据
2024-04-23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回到五四现场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青年学生走在时代的最前列。

材料一   1918年夏,北洋将领吴佩孚与滇桂湘各省督军停战,并发表通电反对武力统一,主张南北和议。10月,徐世昌出任大总统,发布和平命令,要求南北罢战议和,偃武修文。11月,教育部特令京中各校放假三天庆祝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政府召开庆祝大会,在天安门举行阅兵式。

——罗志田《“六个月乐观”的幻灭,五四前夕士人心态与政治》


(1)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当年是中华民国多少年?
A.民国六年B.民国七年C.民国八年D.民国九年
(2)五四运动中爱国学生高喊的口号是
A.打倒列强,除军阀B.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C.打土豪,分田地D.停止内战,-致抗日

材料二   191811月到19194月,当时报纸可见两大主题:一欧洲和会,二南北议和,两皆尝试以会议谈判方式解决困局。“这一期间学生们真是兴奋得要疯狂,而各种“名流们也勤于讲演”。“公理战胜强权”“劳工神圣”等口号,“激动了每一个青年的心弦,以为中国就这样容易地翻身了”。而至5月坏消息传来,两场和会均告失败,“这个打击是青年人受不住的,他们的热血喷涌了”,结果是“一个壮烈的爱国运动”。

——罗志田《“六个月乐观”的幻灭,五四前夕士人心态与政治》


(3)“欧洲和会”指的是哪-一个会议?,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当时青年的关注点在哪些方面?
(4)你如何看待五四运动?
2022-04-23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民办文绮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