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6 道试题
1 . 1912年2月12日,清帝发表退位诏书。2月13日,孙中山实践诺言,推荐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不过在附加条款中添加了“临时政府设在南京,不得更改”一条。孙中山此举旨在(     
A.维护民主革命成果B.确保袁世凯的安全
C.加速清王朝的覆灭D.缓和南北紧张局势
2023-12-31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府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毛泽东在1937年9月29日《国共合作成立后的迫切任务》中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否只是限于国共两党呢?不是的……两个党仅是这个统一战线中的一部分。抗日统一战线是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统一战线”。毛泽东这一论述表明(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全民性和广泛性B.中国抗日战争的态势被扭转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收效显著D.国共团结抗日精神日益凸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35年3月4日,《红星报》发表社论指出:“我们发扬了运动战的特长,六天之内击败了二十余团敌人,这就说明了只要有正确的军事领导,只要不怕疲劳,勇敢作战,我们就能消灭和战败任何敌人”。材料表明当时(     
A.反“围剿”已取得胜利B.军事上的左倾错误得到纠正
C.红军三大主力成功会师D.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开始形成
2023-05-25更新 | 564次组卷 | 22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府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毛泽东曾提出:“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红色政权能否长期存在并得到发展?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毛泽东(       
A.领导发动了秋收起义B.强调马列主义的指导作用
C.进行伟大的战略转移D.开辟“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全国各大中城市几乎都有响应。实际参与者,既有上层政府官员,又有大批知识分子和 青年学生,甚至还有相当多的普通市民,包括工人和店员卷入其中。”材料描述的事件(       
A.结束了中国的君主专制政体B.推动北伐战争的兴起与发展
C.加速了国家完成统一的进程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首先把工人运动作为中心工作。自1922年1月至1923年2月,中共领导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罢工高潮。1923年6月,中共三大确定了统一战线的方针。上述材料展现了(     
A.国共合作的历程B.中共对民主革命的探索
C.工农运动的艰辛D.共产国际对中国的援助
7 . 1938年4月,毛泽东为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成立一周年纪念题词道:“青年是抗日战争的生力军,目前青年团体的任务是团结全国一切阶层的青年男女,大批的走上抗日战争的战场去,充实正规军的战斗力,发展广泛的游击战争。在后方的青年人,也是一切为着战争的胜利而工作的。”毛泽东的这一题词(     
A.意在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说明青年学生是抗日的主力军
C.推动了全面抗战路线的确立D.开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023-02-24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辛亥革命的亲历者评价这场革命道:人们要求废除爱新觉罗家族统治的普遍呼声“就像野火一样,在南到广东、北到直隶的中国大地上蔓延”。由此可推知,当时(     
A.辛亥革命取得了完全的胜利B.清政府统治危机空前严重
C.辛亥革命的根本任务是灭清D.民众普遍支持辛亥革命
9 . 1833年,英国对华茶征收96%至100%的进口税,1834年提高到100%至300%,到1840年时,英国对华征收关税种类增长到1146项。英国的这些举动旨在(     
A.推行贸易自由政策B.巩固对华贸易的顺差地位
C.逼迫中国开关通商D.扭转对华贸易的不利局面
10 . 《辛丑条约》规定:要求清政府“惩办‘首祸诸臣’”“禁止华北科举考试5年,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该规定的主要影响是(       
A.加重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B.中国成为了列强的殖民地
C.清政府沦为了洋人的朝廷D.清政府废除科举考试制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