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1872年德文版《共产党宣言》的序言中有(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变化,这个 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由此可见,《共产党宣言》
A.是新旧理论的杂糅相济B.预测到未来世界的发展趋势
C.具有一般原理的普遍性D.开创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2 . 《共产党宣言》提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1895年恩格斯在《〈法兰西阶级斗争〉导言》中却指出:“旧式的起义……现在大都陈旧了。如果说在国家之间进行战争的条件已经起了变化,那么阶级斗争的条件也同样起了变化。”这一变化表明
A.恩格斯主张放弃暴力斗争的形式
B.马克思主义适应了社会进步的趋势
C.19世纪末社会主义运动走向低潮
D.议会斗争得到各国工人正常赞同
2019-11-06更新 | 1117次组卷 | 26卷引用:河南省许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说:“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趋势。”巴黎公社所采取的各项措施中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
B.建立国民自卫军
C.没收资本家的工厂
D.监督铁路运输和军需生产
2019-08-27更新 | 244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南省镇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终考前模拟演练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者对其理论的一次实践性试验”。“一切从前用来巩固等级制度的和财产方面的不平等的特权都被废除。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的企业中确立了工人监督。俄国农民拥有土地的世世代代的梦想实现了”。“1913年俄国农业总产值占国民收入的34.8%,工业和运输业仅占国民收入19.3%,到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已达955亿卢布,已占国民收入80%以上。苏联仅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上百年才走完的工业化进程”。     

                                                         ——摘自《学海导航》


材料二: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               

——马克思《法兰西内战》


材料三:1917年7月,列宁秘密转移到彼得格勒附近的拉兹里夫。他住在湖畔的一个草棚里,撰写了《国家与革命》一书,阐明用暴力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必要性。
材料四:苏维埃制度是供工人和农民享受的最高限度的民主制,同时它又意味着与资产阶级民主制的决裂,意味着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新型民主制即无产阶级民主制或无产阶级专政的产生。     

                                                     ——《列宁选集》


请回答
(1)针对材料一,归纳概括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2)结合材料二,分析巴黎公社与苏维埃政府之间的关系。
(3)依据材料三,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一书中解决了什么问题。
(4)依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说明十月革命胜利后的苏俄实行了怎样的“苏维埃制度”。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11年是巴黎公社成立140周年,这一运动在人类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开创性意义。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马克思说:“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巴黎公社是巴黎人民在1871年3月28日建立的无产阶级政权,是世界历史上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

材料2:在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恩格斯曾预言,新的革命高潮很快会到来;无产阶级终将获得最终胜利。但是1895年恩格斯又写道:“历史表明,我们以及所有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

请回答:

(1)材料1中的“尝试”指的是什么?巴黎公社是怎样“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的?

(2)据材料2分析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恩格斯观察这一问题的主要着眼点是什么?

(3)有人认为巴黎公社敲响了资本主义的丧钟,是资本主义由盛转衰的分水岭。结合法国历史谈谈你的看法。

6 . 1848年《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得以出版,这项工作在当时来说是“绝密”“反动”的,它的发行只能用“糕”来形容。但随后近50年间,《共产党宣言》却被翻译成十多种语言版本出版。这一变化反映了
A.马克思主义具有国际意义B.社会主义已经成为当时世界主要潮流
C.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D.马克思主义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需要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1872年德文版《共产党宣言》的序言中提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但是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这说明
A.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变化B.德国成为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
C.革命实践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D.社会主义成为世界的主要潮流
2021-07-09更新 | 375次组卷 | 49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河南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美国记者约翰·里德是1917年俄国革命的亲历者,他认为:“布尔什维克成功的唯一原因在于:他们实现了最基层百姓那普遍而又单纯的愿望,号召他们起来摧毁旧制度,然后同他们一道,在旧制度的废墟上构建新制度的框架。”这表明当时俄国
A.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与竞争B.民众对构建新秩序充满期待
C.沙皇专制统治面临严重威胁D.工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共产党宣言》提出:“无产阶级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自己的统治。”但是到1872年马克思却谈到:“我们从来没有断言,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到处都应该采取同样的手段。”这一变化说明
A.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发展B.工人阶级的革命理论尚未诞生
C.无产阶级只能“暴力夺权”D.《共产党宣言》缺乏普遍指导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关于俄国二月革命,苏联时期的观点认为二月革命后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20世纪90年代,俄国一些学者提出二月革命后各地几乎没有两个政权并存的现象,地方的实际权力没有转到临时政府新任命的委员手中。这一变化反映出
A.观点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B.苏联时期的评价更为客观公正
C.历史认识受到时代的影响D.详实史料会得出正确历史评价
2020-04-09更新 | 632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