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8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上的苏联,曾被冠以多种称呼:“革命摇篮”“红色灯塔”“超级大国”“老大哥”等,不同的称呼反映了人们对苏联历史的不同理解。


围绕世界史,选择某一称呼或者自拟一个称呼,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述。(要求:以称呼为题,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2-11-02更新 | 657次组卷 | 8卷引用: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B卷·能力提升卷)-【单元测试】高一历史分层训练AB卷(中外历史纲要下)
2 . 1870年9月马克思说,法国工人应该“坚决地利用共和国的自由所提供的机会,去加强他们自己阶级的组织”,“一切推翻新政府的企图都将是绝望的蠢举”。1871年4月12日他称赞巴黎工人说:“这些巴黎人,具有何等的灵活性,历史上还没有过这种英勇奋斗的范例!”由此可知(     
A.马克思对巴黎公社的态度前后矛盾B.当时法国不具备无产阶级革命条件
C.马克思为巴黎公社提供了理论指导D.巴黎公社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2022-10-30更新 | 459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1872年《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在第二自然段两次谈到“过时”,一次谈到“不完全”,1888年英文版序言的最后又引用了这一段。这表明(       )
A.社会主义理论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B.马克思主义不符合英德的国情
C.马克思主义随时代的发展不断完善D.欧洲阶级斗争时代已经终结
2023-08-01更新 | 151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爱能战胜恐惧》(佚名,1840年)

   漫画中,远处是手拿鞭子的监工,两名男童似乎即将分离去做不同的工作,其中一位面露害怕、痛苦之色,另一位男童在拥抱亲吻和鼓励他,还有一位儿童在纺纱机下爬行,而身边与童工们一起劳动的成年妇女表现得相当冷漠。

——选自吴广伦主编《老漫画中的世界史》

材料二

(宪章运动中工人游行请愿的情景)(绘画作品)

1836年,伦敦工人协会成立。后来,协会拟定了呈送议会要求普选的请愿书,并以“人民宪章”名义正式公布,得到全国响应,这是宪章运动开始的标志。宪章运动持续时间超过10年,数次向议会递交请愿书,百万工人先后在请愿书上签名,大大激发了工人的斗争热情。

——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下)

材料三

《巨人罗德斯》(爱德华▪桑伯恩,1892年

罗德斯为英国殖民者,画面中,罗德斯被描绘成一个巨人的形象屹立在非洲大陆的版图上,他右肩将枪,双脚立足点分别是埃及的开罗和南非的开普敦,他张开双臂的手中牵着连接开罗和开普敦的电报线。

       ——选自吴广伦主编《老漫画中的世界史》


归纳三则材料中历史现象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中任一则材料进行历史解释。(要求: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表述成文,逻辑清晰)
5 . 19世纪中期,英国工人宪章运动出现三次高潮,其情况如下表所示。
1839年1842年1848年
工人请愿书的大致内容年满21岁的男子都有普选权,选举投票应秘密进行,废除议会候选人的财产资格限制,国会每年举行一次改选,平均分配选区。不仅提出了政治要求,还提出包括缩短工作日、改善车间劳动条件、提高工资等经济要求。号召“向暴君手里夺取自由”,“决不再做驯服的奴隶”。
请愿书上签名的工人数量约125万约331万约500万

材料说明英国工人阶级(     
A.斗争意识的不断增强B.已经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C.致力于推翻君主专制D.深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2023-01-21更新 | 138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课时训练】-【大单元教学】高一历史同步备课系列(中外历史纲要下)
6 . 1881年2月,马克思在信中写道:“如果在一个国家还没有发展到能让社会主义政府首先采取必要的措施把广大资产者威吓住,从而赢得首要的条件,那么社会主义政府就不能在那个国家取得政权。”这表明巴黎公社失败主要是由于(     
A.资本主义制度仍处于上升阶段B.缺乏科学的革命理论指导
C.无产阶级未能和农民联合起来D.国内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2023-01-19更新 | 344次组卷 | 5卷引用:第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高一历史下学期课后诊断性课时练+单元练(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里昂工人武装起义提出“废除君主制度,建立共和政体”的口号,英国宪章运动呈送议会要求普选权的请愿书。材料表明英法的工人阶级(     
A.推动代议制走向完善B.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
C.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D.追求共产主义的理想
2023-01-19更新 | 184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高一历史下学期课后诊断性课时练+单元练(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人运动的中心从西欧转移到俄国还在19世纪末就已经很明显了,这一时期,俄国成为欧洲革命者政治避难以及革命思想传播的场所。列宁在1903年建立了集中统一,组织严密的政党——布尔什维克党。1917年3月,俄国工人阶级同劳动农民结成联盟,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八个月后,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从这时起,布尔什维克党成为伟大的国际力量。俄国劳动者在其领导下,向全世界无产阶级作出了应该如何推翻资产阶级和建立新的共产主义社会的范例。

——摘编自(俄)西多洛夫《略论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转移到俄国》

材料二:1840年到1949年,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代,也是中国各族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时代。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各阶层为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进行了不懈的艰苦斗争,但没有找到解放的道路,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从五四运动开始,无产阶级力量壮大起来,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进一步传播。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的民主革命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纲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际工人运动中心转移到俄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2023-01-11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说:“即便把所有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书籍都烧毁,这些书籍中包含的思想仍然会存在,而人民⋯⋯仍然会按这种世界观来办事。”其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     
A.指导了国际工人运动B.已为各国政府接受
C.推翻了资本主义制度D.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10 . 俄罗斯著名的社会学家米罗诺夫指出:“沉重的战争负担超出了人民的忍耐力和控制力, 人民还不需要西欧式的民主。农民需要土地,工人需要工厂,而其他人则要求结束战争,这 一切都必须马上实现,已经等不到成立大会了。”由此可知(     )
A.资产阶级革命推翻沙皇专制统治B.俄国十月革命势在必行
C.俄国二月革命已推翻临时政府D.苏维埃政权退出了一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