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苏联解体后,俄国革命史研究随着历史档案的解密和大量当事人文献的公开获得了新的史料来源。姚海教授的《俄国革命》一书是国内学者依据新史料撰写的第一部全景式考察1917年俄国革命的学术专著。在“最后的冲击”一节中,1024日—25日的事态进程大致按小时叙述,在这一历史场景中,我们知道了:起义过程中共死亡6人,伤50人。攻占冬宫的时间曾一再推迟,最后,晚上940分,“阿芙乐尔号”巡洋舰进行了空弹射击,发出了进攻信号。而此前守卫冬宫的近3000名军官、士官生和妇女突击营女兵已经有一半左右离开了冬宫。“阿芙乐尔号”空炮发出后又有不少士官生和女兵离开了冬宫,当半夜过后起义者进入冬宫时,冬宫的守卫者已大部撤离,余下的也放弃了抵抗。凌晨2点,临时政府部长们所在的二楼会议厅被占领,被逮捕的部长们被押往彼得保罗要塞,十月革命就此成功。

——摘编自余伟民《历史细节中的俄国革命》


(1)分别描述材料一、材料二关于十月革命中攻占冬宫的战斗场景。
(2)你认为以上哪则材料反映的是十月革命真实的战斗场景?说明理由。
2022-06-29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22年高一下学期高中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材料一:我国第一个《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由陈望道翻译。新中国成立前,陈望道译本在全国共发现17种版本。

《共产党宣言》译介版本部分刊布情况

著者译者出版发行出版日期、版次备注
马格斯安格尔斯陈望道社会主义研究社(上海)1920年8月出版

马格斯安格尔斯
陈望道
社会主义研究社(上海)
1924年9月第三版56页印
总理遗嘱
马克思昂格士
陈望道
党化设(汉口)
1927年1月分售处全国各省各大书店
封面印苏俄政策

——摘编自陈红娟《版本源流和底本甄别——陈望道<共产党宣言>文本考辨》

材料二:毛泽东在1936年对斯诺谈话时说:“有三本书特别深刻地铭记在我心中,使我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接受马克思主义,认为它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一直没有动摇过。这三本书是陈望道译的《共产党宣言》,这是用中文出版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书,(另两本是)考茨基著的《阶级斗争》以及柯卡普著的《社会主义史》。”

——摘自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


(1)根据材料一,概括陈望道的《共产党宣言》译介版本刊布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陈望道译介的《共产党宣言》对中国革命产生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