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 世纪末,欧洲各主要国家出现了各类社会主义思想,英国的工联主义、法国的蒲鲁东主义、德国的拉萨尔主义等影响较大,各个思想理论体系的出现深深地影响着工人阶级的斗争,工人运动由盲目自发的阶段过渡到理论指导之下的自觉斗争阶段。同时,欧洲各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进一步完善,各资产阶级宪法中都明确规定了公民的集会、结社、言论、出版等自由,工人阶级利用合法权利,成立组织,参加选举,举行集会、罢工、游行等。但是他们在斗争中更加注重眼前的经济利益,对长远的政治斗争目标则缺乏关心,针对政府的政治暴动十分少见。工人阶级的斗争还要求加强国际间的联合协作,出现第二国际。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每一次大规模的工人运动都或多或少地取得胜利。

——摘编自郭春生《试述近代欧洲工人运动特点的变化》

材料二   1921 年,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承担起了工人运动领导者和工人阶级先锋队的责任。《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提出了开展工人运动的任务、方针和要求。党成立后不到半年时间,领导了全国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极大地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和工人阶级的政治影响。我国工人阶级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独立解放事业、建立新中国而浴血奋战并建立了卓越历史功勋。

——-摘编自福建省总工会《党史上的工运记忆》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工人运动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工人运动相比,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工人运动最重要的特征及其意义。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地理大发现引发了近代欧洲的商业革命。欧洲与亚、非两洲的商业范围扩大,并开始与美洲有了商业联系。不同种类的商品大量出现在欧洲市场上。意大利的商业城市趋于衰落,里斯本、伦敦、安特卫普等大西洋沿岸的城市日益繁荣。海外贸易有利可图,新兴国家为了获取丰厚利润,采取出卖特权给私人企业的方式,代理行和特许公司随之发展起来。作为改变世界面貌的重大革命,商业革命成为工业革命的先导。

——摘编自曹顺先《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巴黎公社虽然失败了,但它的伟大意义永远不可磨灭。公社在很大程度上是19世纪初期以来工人运动发展史上的高峰和总结。它继承了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许多优良传统和经验,吸取和归纳了历次工人的经验和成果,从以往的共和要求、普选运动以及1848年提出的建立“社会共和国”的主张,发展为夺取政权、改造旧国家机器和建设无产阶级自己的机构。

——摘编自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与近代欧洲商业革命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巴黎公社在国际工人运动发展史上的意义。
2022-05-05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衡东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4月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12年,徐蓝主编的《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出版。该书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理论为指导,通过宏观的视角和微观的论述,将15世纪末16世纪初直至21世纪初的世界历史合为一体。全书以近代早期的世界全貌为开篇,然后以时间顺序为经线,以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殖民体系的瓦解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国家关系的发展演变,西方文化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化等五个方面为纬线,进行整体论述,注重历史事实和发展趋势,长时段地勾勒人类历史不断走向现代化、走向全球化、走向多极化、走向进步的过程。

——摘编自徐蓝主编《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序言


根据材料中书籍的编写思路,选取其中一或两条线索自拟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由此可见,在商品经济时代,具有决定意义的不是门第和血统,而是人的才干,是人的素质。于是,人的地位、人的价值、人的自我完善等问题突显出来。人们对等级制度和“天生”的“高贵”产生了极大怀疑。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人文主义出现了,天赋人权理论产生了,启蒙运动发展起来。所以……(这些)不是哪个人编造的,而是时代的呼唤。

材料二从这时起,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已很难分开,所以国际史学界将这两种运动统称为社会主义潮流。这是一股全新的历史潮流。从工人运动的情况来看,主要有1848年巴黎工人的6月起义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一系列工人大罢工,特别是1885年美国芝加哥工人总罢工,突出了8小时工作制的口号等。社会主义运动方面,主要有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建立、巴黎公社革命、各国工人阶级的社会民主党或社会党建立(到1889年已有14个国家建立了工人阶级政党)马克思主义广为传播……

——以上两则材料均摘编自《历史学习精要》


(1)依据材料一,你认为“时代的呼唤”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19世纪社会主义“是一股全新的历史潮流”的主要理由有哪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际组织必须有一个充分广泛的纲领,使英国工联,法国、比利时、意大利和西班牙的蒲鲁东派以及德国的拉萨尔派都能接受。马克思起草了这个能使一切党派都满意的纲领,他对共同行动和共同讨论必然会产生的工人阶级的精神发展充满信心。反资本斗争中的种种事件和变迁—失败更甚于胜利—不能不使人们认识到他们的各种心爱的万应灵丹都不灵,并为他们更透彻地了解工人阶级解放的真正的条件开辟道路。

——恩格斯

材料二   残酷的战争俄国战前就已表面化的矛盾,战争武装了人民,沙皇政权土崩瓦解。列宁敏锐地意识到布尔什维克党革命的绝好时机来了。根据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俄国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条件显然尚未成熟。但是列宁从理论上和政治策略上促使布尔什维克党走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使无产阶级能够在“十月”首先夺取政权,并在1918年退出大战,然后解决国内发展问题…孙中山曾有了俄国革命,世界人类便生大希望。”从此,资本主义不再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唯一选择。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姚海《俄国革命》等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这个能使一切党派都满意的纲领”的名称并分析其历史意义。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列宁为“促使布尔什维克党走上一条全新的道路”在理论上进行的重大探索,并说明俄国革命给“世界人类”带来“大希望”的理由。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按照马克思的描述,作为共产主义社会低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具有如下一些主要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社会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物质前提;全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私有制;有计划地进行社会生产,没有商品和货币;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社会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到高级阶段则实行按需分配;社会主义的国家开始消亡;社会主义社会人们将获得自由和全面的发展。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及综合资料
材料二:理论创新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新的理性分析和理性解答,对认识对象或实践对象的本质、规律和发展变化的趋势作新的揭示和预见,对人类历史经验和现实经验作新的理性升华。简单地说,就是对原有理论体系或框架的新突破,对原有理论和方法的新修正新发展,以及对理论禁区和未知领域的新探索。
——严清华 尹恒《试论经济理论创新》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一中经典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理论的阐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出一至两条修改建议并结合史实说明理由,结合材料一、二谈谈你对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