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社会主义发展简史》把社会主义五百多年的历史划分为8个阶段

阶段内容
第一阶段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阶段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及其实践
第三阶段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第四阶段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与苏联模式
第五阶段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六阶段世界社会主义的曲折与奋起
第七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新纪元
第八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据周进《纵观社会主义五百年一读(社会主义发展简史〉》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2-07-27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社会主义”这个概念提出来还不到两百年,但从其实质含义来界定社会主义可以向上追溯五百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516年托马斯·莫尔发表《乌托邦》(乌托邦意为"空想的国家")。

1824年空想社会主义著名代表人物欧文开始新和谐移民区实验。

1831年、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运动。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

1871年巴黎公社。

1880年恩格斯发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系统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9世纪最后30年第二次工业革命蓬勃兴起,世界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1921年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

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原则。

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6年中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1957年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0世纪末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2012年中共十八大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就“社会主义发展”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阐释。(要求∶论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
3 . 十月革命纪念与中国共产党

材料一   1937年,为庆祝十月革命二十周年,《解放》周刊刊载社论:“苏联的诞生和发展史,真的给了我们中国人很好的榜样。我们当然不会忘记的,当这个共和国初诞生的时候,它是怎样击退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怎样克服了国内经济落后的困难!”1938117日,《解放》周刊刊载文章:“世界上一切帝国主义者认为苏维埃制度只能存在三天,至多三个月。工农大众无以比拟的伟力与不屈不挠的坚决性,伟大的布尔什维克列宁与斯大林克服重重困难,苏维埃共和国已度过它的二十一周年。”

——摘编自郭培基《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借助开展十月革命纪念活动进行政治动员的实践探析》

材料二   19491966年《人民日报》十月革命纪念活动统计(节选)

1949报道中苏两国工人开展生产竞赛的情况;发表文章,彰显十月革命的作用和影响
1952社论《感谢苏联,学习苏联—庆祝十月革命三十五周年和“中苏友好月”》
1953社论《十月革命的光辉照耀着我们前进的道路》,“中国人民满怀信心地为实现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而斗争”
1954“有必要发展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友好关系,以加强世界和平”
1960在相关报道中反复强调“珍视中苏两国团结”
1966十月革命纪念活动的规格和规模降至低谷。《人民日报》仅发表了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的一份贺电,礼貌性地表达庆贺,同时批判修正主义,提醒苏联“继承和发扬伟大十月革命的光荣革命传统”“捍卫十月革命的胜利果实”

——摘编自庞敏《从(人民日报)看19491966年十月革命纪念活动》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十月革命周年纪念的目的。
(2)采用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对材料二反映的中苏关系演变进行阶段划分,并任选一个阶段说明划分依据。
4 . 阅读下表,完成下列要求。
                              有关平等观的对比表

——摘编自王培培《卢梭平等观与马克思平等观的比较》、冯沽《论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表达清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

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实践的观点、生活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为了改变人

民历史命运而创立的,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为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结合中国或世界史所学知识,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角度,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展开论述。(要求:语言流畅,逻辑严密,史论结合。)
2020-02-20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铜陵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整编自李华《中外历史大事年表》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社会主义思想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中外关联,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0-01-20更新 | 267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解释。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围绕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019-04-18更新 | 193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十九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上表为19世纪上半期-20世纪初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具有内在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信息,从中提炼出一个论题,并结合必修一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述充分,史实准确。)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70年代以后,在人们的观念上,显现出取代自由主义的两股影响较大的社会思潮,即社会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在社会主义思潮中,马克思主义显示了伟大的活力。……同时有些思想家、种族主义者和帝国主义者却把“生存斗争”的一套规律用到了人类历史之上,这些情况使社会达尔文主义成为了一种时髦。

——整理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从“社会思潮与人类发展”的角度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观点,并对该观点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