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期流行词汇
20世纪50年代苏联老大哥、列宁装、解放汽车、公私合营
20世纪80年代个体户、万元户、国优省优部优、迪斯科、牛仔裤
20世纪90年代中关村、因特网、伊妹儿、下海、下岗

——数据——摘自《人民日报》相关报道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阶段两个或两个以上词语,提炼一个观点并简要论述。(要求:写出阶段和选择的词语,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 . 如图是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增长情况,对图中数据解读错误的是
A.新中国成立后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广泛发展友好关系
B.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展全方位外交,取得巨大成就
C.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路
D.世纪之交中国巩固与发展大国关系作为外交工作的首要任务
3 . 下表是中国参与的国际组织数据统计表。这表明中国
A.外交趋于理性
B.综合国力提升
C.发展多边外交
D.冲破两极格局
2019-02-20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山西省太原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表5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符合这一时期中国外交状况的结论是
表5   1969—1978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
年份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建交国家
49
54
69
87
88
95
103
107
110
112

①中国对外关系出现全新局面        ②中国外交没有受到“文化大革命”干扰
③中美两国关系逐步缓和               ④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19-01-30更新 | 85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4-2015学年山西省祁县中学高二下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为不同时间段《人民日报》对美国的报道语态变化所占比例的对比统计,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时间1960年1月至3月1975年1月至3月1985年1月至3月
积极报道0%2%14%
消极报道95%87%24%
中性报道5%11%62%

①中国媒体对美国形象的塑造由片面逐渐走向客观
②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积极报道,源于1972年中美正式建交
③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影响着中国媒体对美国报道的语态变化
④中国媒体对美国报道的变化体现了中国外交政策和国际地位的变化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6 . 下面是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末,中国参与的国际组织数据统计表。这反映出
新中国成立到1977年到1989年到1997年
政府间国际组织213752
非政府国际组织716771163

A.中国外交中意识形态色彩逐步淡化
B.中国的综合国力提升
C.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多边外交
D.中国冲破了两极格局
7 . 下面是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末,中国参与的国际组织数据统计表。这反映出
A.中国外交中意识形态色彩的淡化
B.中国综合国力和地位的全面提升
C.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开始独立外交
D.中国冲破两极格局开展新型外交
8 . 据新华社对1972年1~9月外交情况的统计,中国接待外国官员和政府代表团三十多起,访问中国的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政府代表团和各界人士。到1972年底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达88个,和1969年底相比,三年内翻了一番。材料表明中国
A.重点建立与亚非的外交关系
B.开始独立自主地步入国际舞台
C.切实推进新型区域外交合作
D.打破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
2019-01-30更新 | 3429次组卷 | 76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练:必修一综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图为1949-2013年《人民日报》有关“对外援助”报道中的援助事由统计,由此可见,20世纪80年代对外援助
A.带有明显的不结盟色彩
B.由政治导向为主转向多元需求
C.被报道的数量日趋减少
D.以援助亚非拉革命为主要目标
10 . 据学者统计,1953年到1956年《人民日报》使用“和平共处”一词每年都成倍地增长,尤其是1954年后使用频率增长更快。此现象
A.直接推动了日内瓦会议召开
B.说明了外交方向根本性转变
C.反映了意识形态影响的减弱
D.有利于调整并缓和中美关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