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2019年,习近平会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赞赏其是中美关系的促进者和贡献者。基辛格表示很荣幸在过去50年里近百次访问中国。基辛格第一次访华
A.开启了中美“破冰之旅”B.直接促使田中角荣访华
C.公开承认一个中国原则D.实现了中美关系正常化
2 . 2019年1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互致贺信,热烈祝贺两国建交40周年。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中美建交40年来,两国关系历经风雨,取得了历史性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72年,尼克松访华,2月28日,双方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主要内容是:双方同意根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关于台湾问题,美方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双方还认为发展两国间的贸易和进行科学、技术、文化、体育和新闻等方面的联系和交流是互相有利的,并同意为此提供便利。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郭大钧主编《中国当代史》

材料二   “修昔底德陷阱”几乎已经被视为国际关系的“铁律”。“修昔底德陷阱”,这一说法源自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他认为当一个崛起的大国与既有的统治霸主竞争时,双方面临的危险多数以战争告终。如雅典与斯巴达之间战争的爆发,“使得战争无可避免的原因是雅典日益壮大的力量,还有这种力量在斯巴达造成的恐惧”。

——根据《百度百科》整理

材料三   随着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崛起,中美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开始显现,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特别是中美之间战略互信的缺失增加了中美之间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的可能性。美国副总统彭斯2018年10月4日发表的反华演说使中美关系的下行趋势再度加剧。彭斯的演讲出于美国国内政治需要建构的美中关系史叙事已经造成美国公众对历史上的中美关系的严重误解,其结果就是令美国公众以为两国之间的冲突和对抗将会增强,而对两国间的合作和友谊知之甚少。

——来源于《海外网》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出现的变化;分析其对中美两国的政治影响。
(2)根据材料二,归纳“修昔底德陷阱”的内涵;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相关史实予以评析。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前影响中美关系的主要因素。当前形势下,我国政府应如何应对复杂的两国间关系?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简表

1971中国在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后,拒绝承担维和行动的会费和人员支持,放弃在联合国安理会的相关投票。
1981中国在安理会第一次投票支持维和行动,并于1982年开始为维和行动支付摊款,但仍然没有提供人员支持,对安理会绝大部分决议投弃权票。
1989中国第—次参与维和行动,派出20名文职人员。
1990中国军队派遣5万名军事观察员,开启了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历程。
1992第一次派遣成建制非作战部队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2010中国首次举办联合国维和高级培训。
2013中国军队首次派遣安全部队参与维和行动。
2015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联合国维和峰会并发表讲话。
2015中国军队首次成建制派遣步兵营赴海外执行维和任务。
2016中国成为联合国第二大维和摊款国和会费国。
2020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第—大出兵国。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军队参加维和行动30年》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政策演变。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