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1 道试题
1 . “士”原是西周贵族的一个等级,到春秋战国时期该阶层发生了很大变化。士阶层的崛起从本质上反映了
A.养士之风盛行
B.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C.宗法制,分封制的瓦解
D.私学的兴起
2018-02-10更新 | 89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2 . “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与材料描述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天子之尊,非复(不再是)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这反映的周代政治制度是
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礼乐制度
2018-01-21更新 | 144次组卷 | 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北京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测试历史试卷
5 . 关于夏商西周的时代特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金石并用,生产力相对落后
B.是家国一体的部族国家
C.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D.官学居主导地位,私学出现
2018-01-04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北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6 . 下图是国家博物馆馆藏的宜侯夨簋,其铭文12行126字,记述了西周康王任命虞侯夨为宜侯,并赏赐鬯、瓒、弓、箭、土地、王人、庶人等。该考古成果可用于研究
A.禅让制
B.分封制
C.礼乐制
D.郡县制
2018-01-03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17─2018学年高二第一学期会考练习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确定以下地图所反映的年代顺序

                                                                                                         

                                                                                                           
A.②①③④
B.④①②③
C.④①③②
D.②①④③

8 . 人类文明在演进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和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希腊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发展模式差异很大。西周时期出现的“国”是在分封制度下,由周人驻防各地,凝聚而成。诸侯之下,又有卿大夫,每一层级均从上级授民授土取得权力,而每一级的主权都不完整。完整的主权只有周天子拥有,尊王是诸侯国政权合法性的依据。而希腊的城邦则是在一个地区内,若干村落聚合而为政治与经济的共同体。城邦是自卫的单位,在经济上自给自足,城邦居民侍奉同一保护神,以建立同群的认同。共同体的领袖大抵是雄杰之士,以个人的勇略、智谋、品德取得众人的信服。他们尽管被称为君王,但仍须耕作渔猎。

(1)结合所学,比较古代希腊城邦和西周诸侯国两种发展模式的不同。

希腊城邦西周诸侯国
形成途径
主权状态
首领产生标准
文化认同

材料二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所著《历史》,主题在于记述希波战争中希腊人的胜利,但其涉及的范围,包括地中海地区、多瑙河外、两河流域、波斯,以及在此以北的草原地带,就是当时希腊人已知世界的历史。比希罗多德晚出的中国古代历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全书的主体是汉天子统治之下的中国。但其所记史事的地理范围东起朝鲜,西迄大夏、安息,几乎是亚欧大陆的一半。这是一部当时中国人已知世界的历史。

(2)据材料二,分析两部史学著作记述的共同点。结合所学,分析他们这样记述“世界历史”的原因。

材料三战国时期的韩非子认为人天生是自私的、是趋利避害的,施仁政在过去可能有效,但现在必须用严格的法律和官僚机构的有力惩罚来进行统治。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以为,大多数人都不能完全消除兽欲,即使是最好的人也难免在执政时因情感而引起偏差。法律恰恰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理智的体现。

(3)根据材料,比较两者观点的异同。

2018-01-01更新 | 133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101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10 . 下表反映的古代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