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4 道试题
1 . 有学者指出,西周是以一个“小邦周”的身份灭了“大邦殷”的,武王面临着人多势众的殷遗民的严重威胁,在夜不能寐的情况下而采纳了周公提出的“使其各居其居,田其田;无变旧新,唯仁是亲”政策而始行分封的。由此可见,周初分封制(     
A.深受儒家“仁政”理念的影响B.借鉴了商王朝统治的经验教训
C.实为收揽民心的安抚怀柔政策D.有现实导向和继往开来的特点
2023-12-07更新 | 623次组卷 | 23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文)试题
2 . 盘庚之政的实施,使越来越多的诸侯归附于商王朝的统治之下。此后,随着商王祖甲改制的进行,以后的几代商王均竭力扩大王权,这极大地限制了内外服在国家事务中的影响力。这些现象表明,盘庚迁殷后的商代(     
A.出现专制集权体制B.内外服制达到鼎盛
C.商王权威得到加强D.社会改革蔚然成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有学者指出,西周时期的特殊历史机遇,使周王室的血缘亲属直接转化为诸侯的政治贵族,解决了政治与血缘、宗族与国家的融合问题,实现了政治关系与血缘关系的相互转化。这一转化主要缘于(       
A.分封制度的实施B.君主制度的确立C.井田制度的推行D.礼乐制度的实行
4 . 有学者认为:“商朝是依靠一系列的武力征服而建立起来的。在长期的征战过程中,由于战争和新建国家管理职能的需要,商朝的创建者商汤创立了内外服制度。”该学者认为,殷商内外服制度(     
A.呈显出内外分治特征B.存在邦族种姓之分
C.适应了当时政治需要D.具有松散性的特点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不断有幼童、白痴、昏庸之徒登上皇位,“在君主所拥有的制度化权力与实际的政治能力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冲突或不对称问题”。这一现象的出现源自于(       
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中央集权制
2022-11-12更新 | 231次组卷 | 44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2016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在《尚书·多士》篇中,周成王告诫殷商遗民说:“尔殷遗多士,弗吊(善)旻天(上苍),大将丧于殷。我有周佑命(助天行道),将(奉行)天明威,致王罚,敕殷命终于帝。”据此可知,周成王旨在(     
A.批判殷商敬鬼事神观念B.指出殷商因暴政而亡
C.论证周革商命的合法性D.借助宗法制维护统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西周实行“同姓不婚”制度。春秋时,鲁昭公从吴国娶回夫人,由于鲁国是周公封地姬姓,吴国也是姬姓,时人指责鲁昭公“君而知礼,孰不知礼”,甚至该夫人过世后也不能执行夫人一级葬礼。这说明当时(     
A.分封制度遭到破坏B.宗法分封互为表里
C.宗法观念影响较大D.诸侯争霸连年不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周朝很重视乐舞修养,并制定了礼乐制度。周王室及贵族子弟从13岁开始,要逐渐学习掌握各种礼仪乐舞,20岁左右要全面掌握《六代舞》和《六小舞》。其根本目的是(     
A.规范统治阶层的行为习惯B.强化贵族的道德修养
C.维护周朝的社会秩序D.提升贵族阶层的文化素质
2022-10-03更新 | 190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涑北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殷革夏命”后,商族成为“天下共主”。商王朝一方面极力推行神权政治,神化商王的“天下共主”地位;另一方面实行外服和内服制度,细化中央王朝与方国之间的关系。商朝卜辞中留下了大量王室征讨方国的记录。上述材料说明商代(     
A.王室与地方矛盾不断激化B.中央集权体制遭遇挑战
C.王权与神权开始有机结合D.地方管理方面有所改变
2022-09-02更新 | 2757次组卷 | 39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和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晋襄公去世时,太子年少,赵盾因为晋国多难,要立年长的国君,决定把公子雍从秦迎接回来,但因襄公夫人抱着太子啼哭于朝,卿大夫“畏国人以大义来逼己”,仍然立了太子为国君。这反映了当时的晋国(     
A.王权受到一定限制B.宗法体系得到维护
C.传统秩序已经崩溃D.国土面临瓜分危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