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1 道试题
1 . 夏商周三代,宗庙位于国都中心,据《礼记·曲礼》记载:“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厩库(牲口房和库房)为次,居室为后。”这说明三代
A.重视农业成为社会共识B.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C.等级制度影响日常生活D.祖先崇拜占据重要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据《周礼春官》记载,周人去世后,实行聚族而葬的“族墓”制度。“族墓”分“公墓”和“邦墓”,“公墓”是国君与显赫贵族实行族葬的公共墓地,事先有一定的规划,按照宗法等级关系排定墓位;“邦墓”则是“国民族葬”的墓地。这反映出西周
A.墓位规划依据血缘
B.以礼乐制维护宗法制
C.国君拥有绝对权威
D.丧葬制度已非常完善
3 . 据记载:后(武则天)欲以武三思为太……臣对日:”陛下立庐陵王(武则天儿子李显),则千秋万岁后常享宗庙:三思立,庙不耐(新死者附祭于先祖)姑。…….后乃立庐陵王为太子。这反映出当时
A.皇权尚能受到有效制约
B.宗法观念根深蒂固
C.母族亲属关系不受重视
D.地方诸侯势力强大
4 . 据《左传》记载,春秋会盟数量至少有二百次,其中以葵丘会盟、践土会盟、黄池会盟、徐州会盟最为著名。这些会盟大多借周天子名义召集,盟约也以周天子名义颁布。这说明
A.会盟扭转了礼崩乐坏的趋势B.周王室借助会盟巩固统治
C.周天子的政治影响仍然存在D.诸侯会盟动摇了分封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何尊是周朝代表性酒铜器祭祀用品,尊内底铸有铭文12行、122字铭文,其中写有的“宅兹中国”为“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记述的是周成王继承周武王遗志,营建成周之事。这反映了西周当时
A.青铜铸造水平领先世界B.已经迈入早期国家阶段
C.集权的政治制度大体形成D.王权与神权统治相结合
7 . 《左传》记载:“(周)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击之。王卒大败,祝聃射王中肩。”材料主要表明当时
A.“礼崩乐坏”局面开始出现
B.诸侯国争霸战争接连不断
C.国家政治秩序受到严重挑战
D.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变化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妾室所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材料二   三年,(周)幽王嬖爱褒姒。褒姒生子伯服幽王欲废太子。太子母申侯女,而为后。后幽王得褒姒,爱之,欲废申后,并去太子宜臼,以褒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周太史伯阳读史记(当时各国记载的历史皆称史记)曰:“周亡矣。”

——《史记·周本纪》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实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析为什么周太史发出“周亡矣”的感叹。
2019-06-03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中学2019-2020学年新高一(学科竞赛班)4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左传》:“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各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这段记载主要反映了。
A.宗法等级包括庶人和奴隶
B.大宗和小宗之间无隶属关系
C.宗法制和分封制相互依存
D.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据《荀子·礼论》记载:周代的棺椁制度为天子用二椁五棉,诸侯一椁四棺或三棺,大夫一椁二棺,士一椁一棺。根据目前考古发据,西周至春秋早期的诸侯墓葬多用一椁二棺,春秋中期至战国早期的各国国君墓,基本是二椁三棺或一椁三棺。这一变化可以用来说明
A.礼乐制度演变的特殊性
B.西周时宗法制度逐步确立
C.礼乐制度落实的渐进性
D.春秋战同时期的礼崩乐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