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下表是中国古籍中出现的几组人名,据此推知古代中国人
姓名古籍姓名古籍
郑严祖、裴安祖《北史》张茂宗、杨延宗《新唐书》
洪兴祖、冯继业《宋史》何荣祖、韩显宗《元史》
汤显祖、严世藩《明史》史念祖、杨光先《清史稿》
A.注重传承传统文化B.宗法观念浓厚
C.具有经世济民情怀D.忠君意识强烈
3 . 下表是不同史籍关于西周政治制度的记述。据此能够得出的最准确的结论是
记述出处
“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荀子·儒效》
“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殷周制度论》

A.强化天子与诸侯之间的隶属关系
B.体现了西周的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C.以血缘为纽带政权与族权相结合
D.西周利用分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4 . 下表为商周时期有关史官职责的史料
商朝职责:一是掌管天文术数,负责天神与统治者之间的沟通,为统治者提供宗教式预言;二是保管典籍、记录时事、宣达王命、献书规谏等
西周设置了大史(掌国之六典)小史(掌邦国之志)内史(掌书王命)外史(掌书使乎四方)左史右史(记事)

由此可知
A.商朝史官不能干预商王活动B.商朝史官受制于君主的命令
C.西周政治神权色彩有所下降D.西周史官不再参与国家管理
5 . 下表是不同史籍关于夏商周时期的记载。据此可知,夏商周时期
A.君主集权趋势凸显
B.宗法等级体制森严
C.共主秩序得以维系
D.王室有效掌控边疆
2019-10-28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2019年高三上学期联考阶段性诊断测试历史试题
6 . 西周一贵族的妻室和子嗣状况见下表,其中处于大宗地位的应是
妻室子嗣
妻(正室)B.二哥(20岁)D.四哥(15岁)
妾一(侧室)A.大哥(23岁)
妾二(侧室)C.三哥(18岁)

A.A
B.B
C.C
D.D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内容表明,礼乐制度在当时的主要社会功能是
出处论述
《礼记》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
《左传》惟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名以出信,信以守器,器以藏礼,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
《论语》天子八佾(佾,古时乐舞的行列)诸侯六、大夫四、士二。

A.界定亲疏和传承礼仪
B.明辨是非和确定等级
C.教化思想和规范秩序
D.歌功颂德和教化百姓
8 . 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妻妾一般称谓
妻(正室)A.三哥(20岁,弱智)B.四哥(14岁)
妾一(侧室)C.大哥(25岁,聪慧)
妾二(侧室)D.二哥(22岁,残疾)

A.A
B.B
C.C
D.D
2019-08-27更新 | 285次组卷 | 68卷引用:2010年湖南株洲二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9 . 下表为不同史籍有关周朝“分封制”的记载:
记述出处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荀子·儒效》
“周之所封四百余,服国八百余”《吕氏春秋·观世》
“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史记·周本纪》
“周武王崩,武庚与管叔、蔡叔作乱,成王命周公诛之,而立微子于宋,以续殷后焉”《史记·殷本纪》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王室子弟是周初分封的主体部分
B.周朝只在初期进行了分封
C.分封制有效地巩固了周朝的统治
D.周王朝的分封制相当发达
10 . 下表为中国古代部分思想家对汤武革命的历史评价。据表可以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A.汤武革命成为反抗暴君的珍贵先例
B.各家学派对汤武革命的争论从未停息
C.汤武革命获得古代学者的基本肯定
D.主流思想影响世人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