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69 道试题
1 . 郭沫若在《中国史稿》一书中指出:“所谓西周的宗法制度,就是用‘大宗’和‘小宗’的层层区别把奴隶主贵族联系起来。周王自称为‘天子’,他既是政治上的共主,又是天下的大宗。”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家国一体B.政教合一C.君主专制D.等级森严
2 . 商朝的王位继承制为“父子相传”和“兄终弟及”相结合的继承制度,这两种方式的混用,造成王位继承处于混乱状态。为争夺王位,商王中丁以后甚至出现了“九世之乱”。为解决这一问题,西周
A.规定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B.确立王位世袭制
C.确立嫡长子继承制原则D.完善了分封制
3 . 西周建立后,为稳固和扩大统治,实行了分封制,史称“封邦建国”。当时周王分封诸侯主要是基于
A.血缘亲疏B.军功大小C.财产多寡D.才能高低
2022-03-05更新 | 3409次组卷 | 6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春秋公羊传》记载:“隐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桓何以贵?母贵也。”这一做法( )
A.表明了春秋时期宗法制度的崩溃B.严重破坏了嫡长子继承制度
C.遵循了周代的宗法制度精神实质D.表明太后左右了王位的继承
2022-03-03更新 | 134次组卷 | 3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据考证,商朝可辨别的方国有150余个,方国大多是聚族而居;西周共有71个诸侯国,诸侯国人口结构复杂,由周人、土著居民、外迁殷人以及其他附属国的部族混合而成。这反映出(  )
A.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B.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
C.君主专制权力的强化D.西周统治区域的扩大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简表

时期特色
先秦时期.“东郭民有祖朝者,上书于晋献公曰:'愿请闻国家之计。’献公使人告之日:"肉食者已虑之矣,藿(豆类作物的叶子)食者尚何预焉?”
汉初《淮南子》认为“口好味,接而说(悦)之,不知利害",是属于“嗜欲”,“重于滋味'是一种“邪气”
魏晋毕茂世(卓)云:“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
到了唐代,稻米又取代了粟在粮食作物中的首席地位,麦类在唐后期又取得了与粟并驾齐驱的地位,从而形成了稻、麦、粟这样的主食结构。

——摘编自黎虎《略论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研究》

材料蕴含了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诸多信息,自拟一个论题,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予以阐述。(要求:所拟论题明确,阐述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2022-02-25更新 | 380次组卷 | 8卷引用:湖南省百师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年摸底联考历史试题
7 . 《史记》记载:“成王少,周公……乃摄行政当国。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与武庚作乱,畔周。周公奉成王命,伐诛武庚、管叔,放蔡叔。”管蔡之乱说明了
A.宗法制确有建立必要B.分封制必致地方叛乱
C.周公确有夺位之想法D.分封血亲易导致对抗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周公在摄政期间,为了巩固周朝的统治,加强对分封诸侯的控制,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典章制度,即所谓“周公制礼作乐”。在周公的推动下,西周时期(  )
A.政治文化认同加强B.中央集权得以强化
C.宗法制度走向完备D.家国一体局面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像夏朝一样,商朝的统治者依靠一大批政治盟友的力量并借助庞大的城镇网络治理国家。这些城镇的统治者承认商朝国王的权威,以不同的方式帮助商王制定政策或者扩展商王在王国内的影响。这可用于说明,在商朝
A.国王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B.中央已对地方进行垂直管理
C.王权借助神权治理国家政务D.内外服制度存在明显的局限
10 . 据《周礼》记载,西周时期与国君同族的下层国人也拥有干预政治的权力,遇有重大问题,国君要询问全体国人的意见,国人可以批评甚至废黜国君。这说明西周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已经形成B.形成了完善的礼乐等级秩序
C.保留了部分原始民主制传统D.建立了有效的地方监察体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