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84 道试题
1 . 福建民居——土楼结构的特点是中轴对称、有强烈的向心意识,高低尊卑、主次分明等。一楼之内一般居住着一个家族,房舍根据“长幼有序”“男尊女卑”的原则安排。这种建筑布局(     
A.利于邻里和睦B.受宗法影响C.体现宗教色彩D.突出皇权至上
2022-07-06更新 | 1735次组卷 | 73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广东省普宁市2017-2018学年高一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
2 . 春秋战国时代,诸侯国之间订立条约都要把“毋易树子”(也就是不可将小儿子,尤其是小老婆生的儿子来代替大老婆生的大儿子作为接班人),“毋以妾为妻”,“毋使妇人与国事”等家庭小事写入“国际公法”,以维持“世界和平”。这本质上反映出(       
A.条约内容详细B.宗法制度得以延续
C.原有制度影响深远D.分封制瓦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考古人员发现,在西周早期的墓葬中,即使墓主人生前经济状况很好,墓内的多数车马器都采用了鎏金工艺,主要陪葬品也只是一鼎、一簋,这种规格也是当时一般士大夫最标准的陪葬规格。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分封体制改变文化格局B.大一统格局初步形成
C.传统礼制秩序受到冲击D.政治秩序的日益稳定
4 . 周成王即位后不久,纣王子武庚勾结周武王的弟管叔、蔡叔等发动叛乱,周公东征,诛杀武庚、管叔,平定了叛乱。《左传》载:“昔周公吊(吊:伤、叹息)二叔(此指管叔、蔡叔)之不咸(与贤通义),故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反映了(     
A.分封制导致地方叛乱B.周初实行分封制的必要性
C.周成王破坏了宗法制D.君主集权体制的严重隐患
5 . 者减钟是春秋时期吴国的青铜乐器,它不仅型制、工艺近似中原,铭文体例也与周王室的铜器相似。这一现象说明(       
A.传统的政治秩序已经崩溃B.中原文化影响至周边地区
C.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消失D.各诸侯国的改革运动兴起
6 . 下图是1954年出土于江苏丹徒烟墩山的宜侯夨(ce)簋,其上铭文记录了西周康王时期,宜侯夨由虞侯改封为宜侯的册命过程。宜侯夨簋和铭文可用于说明
A.禅让制的出现B.内外服制的完善C.分封制的实行D.中外朝制的产生
7 . 考古发掘表明,商朝最早的首都称“嚣”,最显著的特点是其城墙,最初至少有10米高,地基约20米厚。城墙由层层叠加的夯实的泥土筑成,极为坚固和持久。现代学者估算,建成这座城墙需要1万人大约工作20年。这说明商朝初年
A.社会矛盾尖锐B.经济高度发达C.国家机构完善D.建筑技术高超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商代重视天象观测,殷墟卜辞就有不少关于天象的记录,其中常见的有雨、风、云、启(天晴)、易(多云阴天)、晦(阴沉欲雨),还有日月食,对恒星也有一定的认识。该情况
A.表现了人们崇拜自然的观念B.表明是服务于对王权的神化
C.表明国家对农业生产的重视D.表明人们建立了天气观测系统
2022-06-24更新 | 315次组卷 | 8卷引用:历史-2022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广东卷)
9 . 王国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与材料中的“立子立嫡之制”和“封建子弟之制”分别对应的是(       
A.宗法制和郡县制B.宗法制和分封制C.分封制和宗法制D.郡县制和宗法制
2022-06-24更新 | 1026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德琳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如表所示为《尚书酒诰》的若干记载,讲述了周成王时,在周公之弟康叔被封于殷都旧地以建立卫国的册命仪式上,周公对卫国君臣的训诫。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要求大意
“无彝酒”只有祭祀才能饮酒
“戒缅酒”强行断绝沉湎于酒
“执群饮”聚众酗酒的周人一律格杀,殷商遗民经教育不改正者亦格杀
A.周成王的权威遭到挑战B.殷商遗民反抗意识强烈
C.礼崩乐坏现象引发关注D.礼法并用思想得到运用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