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8 道试题
1 . 战国时期战争连绵不断,但社会经济却得到相当大的发展,其根本原因是
A.封建制度的确立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
B.各诸侯国为争霸注重生产
C.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农民对土地的依附关系减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古代中国社会有“出妇”之道,妇女没有家庭财产的继承权,认为“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人出嫁后连姓氏都随夫,也不能继承娘家的财产。这种现象根源于(  )
A.宗法制的父系血缘继承原则
B.宗法制的宗族森严原则
C.分封制的权利与义务原则
D.早期政治制度的“家国同构”原则
3 . 《三字经》写道:“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朝“最长久”的制度保障是
①分封制
②宗法制
③礼乐制度
④郡县制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17-06-14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黄陵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重点班)下学期第三学月考历史试题
4 . 《周礼•春官•大宗伯》载:“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这段材料本质上反映了西周时期
A.玉器制造工艺的高超B.服饰礼仪制度的规范
C.分封制度等级的森严D.宗法制度嫡庶的差异
5 . 《三字经》中写道:“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周朝的政治文化具有惊人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B.“天下共主”体制有利于社会稳定
C.“天子封诸侯”打破方国血缘界限
D.宗法制度有利于构筑国家的向心力
6 . 王国维说:“商之继统法,以弟及为主,而以子继辅之,无弟然后传子。……盖周时以嫡庶长幼为贵贱之制,商无有也。故兄弟之中有未立而死者,其祀之也与己立者同。”这表明
A.周代全面继承了商代的承继制度
B.周代的承继制度比商代更合理
C.周代在承继制度上确立了嫡庶差别
D.商代完全采取兄终弟及的承继制度
7 . 《左传·桓公二年》:“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哪一制度
A.分封制B.宗法制C.君主专制制度D.中央集权制度
8 . 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产生这一想法是考虑到
A.宗法制的弊端B.分封制的弊端
C.王位世袭制的弊端D.井田制的弊端
2016-12-13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陕西延川县中学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