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节日,蕴含着“合家团圆”的寓义,是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一个文化符号。与中秋节“合家团圆”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禅让制B.世袭制C.宗法制D.分封制
2021-08-16更新 | 250次组卷 | 68卷引用:新疆吐蕃市高昌区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周王朝建立后,“兴灭国,继绝世”,除了夏商两代分封的诸侯国外,又分封了七十多个新诸侯国,西周王室所直辖的领土面积不及全国的十分之一;到战国时期,周王室仅剩洛阳及周边百里土地。由此可知,周朝分封制
A.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B.埋下了分裂割据的政治隐患
C.密切了王权与族权间的关系D.解决了王室权力的分配问题
3 . 公元前643年,齐桓公病逝,其诸子为争夺爵位而兵戎相见。按照当时的规定,最有资格继承齐桓公国君位置的是(  )
A.二儿子,齐桓公正妻所生B.大儿子,齐桓公最宠爱的妾所生
C.三儿子,与大哥同母,手握兵权D.四儿子,为齐桓公最喜爱的儿子
2020-12-21更新 | 423次组卷 | 24卷引用:新疆吐鲁番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强调姓所反映的实质是
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B.专制王权强大
C.家族宗法观念浓厚D.个人观念淡漠
2019-09-29更新 | 3257次组卷 | 146卷引用: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左传》记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荀子》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反映出西周实行
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
2019-09-29更新 | 487次组卷 | 40卷引用:新疆吐蕃市高昌区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礼记·表记》中说:“夏道尊命,殷人尊神,周人尊礼。”对周人“尊礼”理解正确的是
A.以礼乐制度维护宗法分封制度
B.以人为本,创立完整的礼仪制度
C.否定天命神权,重视伦理道德
D.反对暴政,以儒家思想治理天下
2019-09-09更新 | 161次组卷 | 23卷引用:新疆吐蕃市高昌区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不再把新得到的土地分给贵族作为封地,而是直接派行政官员去管理。该现象说明当时
A.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变革
B.兼并战争加速了统一的步伐
C.传统的政治体制正在瓦解
D.诸侯王国积极推广郡县制度
8 . 公元前656年,周惠王欲废太子郑而立王子带。管仲对齐桓公说:“今应具表周王,言诸侯愿见太子,请太子出会诸侯。太子郑一出,他与诸侯之间的君臣关系已定,王虽欲废立,也难行其事。”齐桓公从之。惠王不乐,但因齐国强大,只得许诺。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齐桓公恪守宗法分封制B.诸侯僭越天子之礼
C.周王失去“共主”地位D.礼乐制度荡然无存
10 . 西周频繁举行朝聘、盟会、享宴、祭祀等活动,各诸侯未必都娴于礼仪,但又不能闹笑话,这就得有一个熟悉礼仪的人在旁边帮助指点,这个人就叫“相礼”。春秋时,“相礼”演变为“上层人物的高级助手”之意,也就有了后来“丞相”的雏形。这反映出
A.丞相制度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
B.丞相的主要职责是防止诸侯失仪
C.西周时期的礼仪制度已相对完善
D.丞相自出现就可能拥有较高权力
2016-10-11更新 | 679次组卷 | 40卷引用:新疆吐鲁番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