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 道试题
1 . 周代文献中,“中国”一词有各种不同含义。《史记·齐太公世家》载:“是时周室
微,唯齐、楚、秦、晋为强。晋初与会,献公死,国内乱。秦穆公辟远,不与中国会盟。楚
成王初收荆蛮有之,夷狄自置。唯独齐为中国会盟,而桓公能宣其德,故诸侯宾会。”材料
中“中国”指的是
A.内陆地区
B.周天子的直辖区
C.中原地区
D.华夏族的诸侯国
2016-11-18更新 | 5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山东省聊城水城中学高一下学期3月调研考试历史试卷
2 . 《荀子•效儒》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从史料看西周分封的主体是(   
A.同姓亲族B.功臣C.先代贵族D.姻亲
2016-11-18更新 | 8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山东省临清三中高一上学期第四次学分认定测试历史试卷
3 . 下列是《史记》中关于西周时期重要诸侯国受封情况的记载,其中属于同一类受封对象的是
①“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②“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于齐营丘”③“召公奭与周同姓,姓姬氏。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④“陈胡公满者,虞帝舜之后也……周武王克殷纣,乃复求舜后……封之于陈”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016-11-02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山东省平阴县第一中学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4 . 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实行避讳制度,即晚辈对长辈、臣下对皇帝不能直书、直呼其名,在行文时凡是涉及到本朝的皇帝、自己的长辈及尊崇的人名时,每每避而不用该字,而以改字、空格、缺笔等方法代替,否则可能犯大不敬之罪。如为避清康熙帝玄烨讳,故宫玄武门改神武门。此制度旨在
A.维护皇权独尊
B.倡导尊老爱幼
C.强化尊卑等级
D.凝聚血脉亲缘
5 . 有关王权形态发展,王国维曾这样论述:夏商时期的天子与诸侯没有君臣关系,天子只是诸侯的盟主而已;……而西周新封的诸侯多是王室至亲或功臣,天子的地位因此而至尊,由诸侯之长变为其君,并通过宗法礼乐制确定了与诸侯的君臣关系。王国维的上述分析意在说明
A.夏商是贵族联盟政治,西周是严格的君臣政治
B.夏商是贵族政治形态,西周则是官僚政治形态
C.西周的政治制度与国家形态演进强化了王权
D.西周的专制王权大于夏商时期
6 . 社会转型期政治制度变化剧烈。从先秦到秦朝我国政治制度变化的突出特点有(     
①实现了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 ②实现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结合 ③最高统治者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④血缘政治完全退出了历史政治舞台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
2015-11-26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山东济宁微山县一中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卷
7 . 学者黄中业指出,“分封”一词源于《左传》指的是周初“封建亲戚,以屏宗周”。分封一词的“分”字,是说受封的诸侯是由西周中央王朝分出去的…。“封建”一词的“建",是说由周王室派出的受封者所建立的是国家。这说明西周分封制
A.否认诸侯国对周王的隶属关系
B.使诸侯国彻底独立于周王室
C.肯定诸侯国是周王室的臣属地
D.主张建立若干独立的诸侯国家
8 . 历史典故“楚王问鼎”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诸侯对周天子的地位提出了公开挑战
B.诸侯争霸斗争激烈
C.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难以动摇
D.西周的冶铸水平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