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商代青铜器上以动物和神怪为主体的饕餮纹双目突出,呈现出威严和狰狞的神态。到了西周,青铜器上的饕餮纹除兽目用作普遍的装饰外,口、眉、爪子逐渐消失。这一变化反映了西周时期
A.祖先崇拜观念得以强化B.青铜器的功能发生转化
C.青铜铸造技术更加成熟D.神权政治影响有所减弱
2020-12-30更新 | 355次组卷 | 5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东升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去年农历二月初二,在上海长大的小明随父母回河南新郑老家参加了黄帝陵拜祖、祭祖大典;回到奶奶家后还发现那里几乎家家都有烧香、叩拜进行祭祖的习俗。这些现象反映了
A.宗法观念影响深远B.封建迷信活动猖獗
C.分封制残余仍存在D.农村教育亟须改革
3 . 据殷墟甲骨文、商周金文等资料,商王朝朝廷的官职可分为最高政务、一般政务、宗教文化、生产经济、军事等,地方则有侯、甸、男、卫等行政长官和基层行政官吏“族尹”。这说明商朝
A.国家管理体制已日渐完备B.摆脱了神权对王权的制约
C.王权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D.官职分工已十分细致明确
2020-12-19更新 | 802次组卷 | 24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到战国中期,各诸侯国国君以官位的高低定官吏俸禄的多少,官位高的可达万担、千钟的厚禄,也有“斗食”的小吏,以致“臣尽死力以与君市(交易),君垂爵禄以与臣市”,这表明当时
A.贵族等级制度得以完善B.卖官鬻爵现象十分普遍
C.专制集权体制初显端倪D.宗法血缘丧失政治影响
5 . 西周封建制将新国与故国的统治阶层,编织成一个亲缘网络。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等方式不断加强亲戚关系。据此可知
A.分封制使官僚政治影响到边远民族B.宗法制与分封制紧密结合
C.周朝形成天下一家的文化认同心理D.授民授土加强了王室集权
2020-11-04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思南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商朝所分封的附属国君长,与商王很少有血缘烟亲关系。而周朝所分封的诸侯中,周王称同姓诸侯为伯父或叔父,称异姓诸侯为伯男或叔舅。这反映了西周分封制
A.实现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强化了君主的专制权力
C.具有浓厚的宗法制色彩D.推动了大一统局面形成
2020-10-20更新 | 106次组卷 | 17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普安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据记载,西周初期分封诸侯后,大部分诸侯面临着重新建国”的过程,他们不仅要平定当地部族的反抗,还要“移风易俗”地重建社会秩序。这说明分封制
A.树立了周天子的权威B.加剧了诸侯间的争夺
C.有利周文化的传播D.增强了周王朝的实力
8 . 毛遂是战国时期赵国平原君的门客。秦兵攻打赵国,平原君奉命到楚园求救,毛遂主动请求跟着去。到了楚国,平原君跟楚王谈判没有结果,毛遂挺身而出,陈述利害,楚王答应派兵救赵国。“毛遂自荐“的典故反映了
A.宗法体系趋向瓦解B.毛遂才能出众
C.赵国人才缺乏D.平原君知人善用
2020-10-10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思南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商朝中期以前,兄弟之名先后骈列,并无上下贵贱之别。但到了商朝晚期,有“少子辛,辛母正后,故立辛为嗣”的记载。(见《史记·殷本纪》)这种变化可说明
A.“家天下”局面形成B.外戚势力开始萌发
C.嫡长子继承制确立D.父死子继成为定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公元前681年,齐桓公被周天子任命为东部国家的“伯”。在先秦“伯”与“霸”相通,本义是兄长。如果说周天子是天下诸侯之父,那么“霸”就是诸侯之长。材料反映出
A.周王的权力得到加强B.宗法分封秩序进一步强化
C.礼治的内核依然存在D.周天子的统治彻底瓦解
2020-06-20更新 | 654次组卷 | 27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