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周代礼乐制度中,“礼”讲究差异,“乐”则讲究和同。“乐”的功能就是使君臣之间、父子之间显得“和合”,增加凝聚力、亲和力。这反映出周代“乐”的主要目的是(  )
A.稳定统治秩序B.体现贵贱有序
C.调节人们情绪D.凝聚家族亲情
2020-10-21更新 | 398次组卷 | 38卷引用:贵州省盘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2 . 《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上述材料反映了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
A.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紧密结合B.嫡长子拥有继承特权
C.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D.严格的等级关系
2020-10-21更新 | 272次组卷 | 86卷引用:贵州省铜仁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根据中国古代宗法制,能够继承周王王位的人首先是
A.周王最聪明的儿子B.周王王后所生的大儿子
C.周王最宠爱的儿子D.周王妃子所生的大儿子
2020-08-22更新 | 328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5-2016学年贵州务川县民族寄宿中学高一上期中考试历史卷
5 .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中国古代家国同构的共性,成为国人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这种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相关
A.世袭制B.宗法制C.分封制D.禅让制
2020-05-20更新 | 1205次组卷 | 9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6 . 周桓王在位时(前720年—前697年),将王朝大权交给歌公,免去了郑庄公左卿士的职务。郑庄公随即派人将王室的庄稼割走,后来也不再朝见天子。这一现象说明
A.宗法制度开始瓦解B.分封制度遭到破坏C.井田制度走向崩溃D.等级制度基本消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商朝诸王常以鬼神、排序等意思的字取名,如辛、乙、丁等;而周代诸王多用文、武、成、康等字为名号,并在青铜器铭文中也涉及“懿德”、“天德”、“敬德”等内容。这一变化反映了
A.文化的传承受到严重挑战B.王权打破了当时的宗教权威
C.贵族的人伦观念明显淡化D.政治生活中德治观念的加强
2020-05-15更新 | 441次组卷 | 23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伟才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新华社报道,自2008年1月1日起,清明、端午、中秋节纳入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追根溯源,下列选项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        
A.郡县制B.宗法制C.分封制D.科举制度
2020-01-17更新 | 131次组卷 | 5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第三十八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文综历史试卷
10 . 《诗经·大雅》祭祀乐歌有谓:“文王在上,於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文王陟(升)降,在帝左右。……文王孙子,本支百世。凡周之士,不显亦世。”诗文形象地反映了西周的政治风格。下列选项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神权与王权结合   ②“传贤”演化为“传子”
③以旧邦维护政治联系   ④按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
A.①④B.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2020-01-09更新 | 6294次组卷 | 39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思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