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荀子·强国》主张以秦国强盛的国力为基础建立理想的统一国家,通过讲诚信,使他国能够服从秦的命令,入朝秦国。这一主张(     
A.符合春秋战国的政治需求B.表明了统一成为历史潮流
C.肯定儒学对秦统一的作用D.倡导人们对秦文化的认同
2 . 学者巩绍英曾这样描述中国古代中央行政中枢制度:“……这样一层一层地像剥笋一样,无非是‘人主之狎近幸而憎尊望者逼己’……尽量把权力保持在皇帝自己手里”。关于这一制度的演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秦始皇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度B.东汉尚书台被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
C.内阁逐渐掌握了政府决策权D.唐中后期在一些战略要地设节度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东晋时,常璩的《华阳国志》中记载:“秦并蜀,通五尺道,置吏主之。”南宋初年,叶廷珪的《海录碎事》中记载:“秦惠王破滇池,始通五尺道。汉武得蜀,故使唐蒙理道于此,而破牂柯,即此道也。后为僰道县,以属犍为郡。”据此可知,“五尺道”(     
A.于秦朝完成统一后修建并开通B.有助于中央对西南地区的控制
C.加速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D.提升了中央决策与治理的效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中国历史上,大多以山川形便和犬牙交错作为行政区划的两大原则。从秦代开始,两大原则同时并用,但到了元明清时期,犬牙交错原则发展到极致,以致部分行政区划与自然地理区域相背离。这一变化说明(     
A.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B.现代中国版图的奠定
C.行政区划层级的变动D.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有人指出,如果秦始皇建立秦朝时仍采用前人“封建诸侯"的形式而没有进行实质上的革命,那么,封建割据的分裂局面也许会成为中国历史的主流现象。其意在说明,秦始皇(     
A.完成统一得益于实质性的革命B.未行周制致使秦朝走向灭亡
C.实行郡县制具有重大历史意义D.确立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秦始皇28年“琅琊刻石"中有文:“皇帝之德,存定四极。诛乱除害,兴利致福。节事以时,诸产繁殖。黔首安宁,不用兵革。六亲相保,终无寇贼。欢欣奉教,尽知法式。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这段史料反映了(     
A.疆土辽阔、人口众多B.律法严苛、文化统一
C.政治清明、经济繁荣D.国家一统、皇帝集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正式废除分封制,创立郡县制。郡县两级的长官分别由中央任免,他们直接对中央政权负责。县自秦以后一直作为基本的行政区划,历代没有什么变化。秦朝这些举措(     
A.为中国中央集权体制确立奠定基础B.在世界地理行政史上有划时代意义
C.郡县二级的地方管理机制得以固化D.官僚政治已经完全取代了贵族政治
2022-08-30更新 | 3750次组卷 | 46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莆田锦江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秦朝县兵是由县令对有战斗能力的县住民在大范围内实行武装动员而组成的,在以县城为基地的军事活动中,县令发展成为军事指挥者。据此可知,当时秦朝(     
A.尚未确立中央集权体制B.中央军事指挥权力下移
C.宗族势力影响地方治理D.地方政权存在失序风险
2022-07-28更新 | 443次组卷 | 16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司马光在论及常平仓粮收籴情况时指出,州县有官吏“趁时收籴”,而“县申州,州申提点刑狱,提点刑狱司申司农寺取候指挥,比至回报,动涉累月,已是失时,谷价倍贵”,以致常平仓粮“在市价例终不及元籴之价,出粜不行,堆积腐烂”。由此可见当时(     
A.中枢决策机构政务积滞B.集权举措影响行政效能
C.粮价调节机制亟待完善D.官员贪墨扰乱市场秩序
2022-07-06更新 | 18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中国历代中央行政中枢制度在不断演变中实现社会治理。下列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A.左右丞相组成的丞相府是秦朝行政中枢所在B.汉光武帝刘秀将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
C.元朝实行的是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的中枢制度D.明成祖废宰相使得内阁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