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7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宋制规定,“执政官委御史台弹奏,尚书以下听长官纠劾以闻”,“自宰臣至百官,自三省至百司,任非其人,事有失当”,谏官“皆得谏正”。这反映出宋代( )
A.以文制武策略得到贯彻B.宰相职权受到严重削弱
C.专制主义集权高度发展D.中枢制衡机制日渐成型
2022-07-06更新 | 1783次组卷 | 29卷引用:天津市宁河区芦台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下表为宋太祖时期中央所辖州县数量统计表(据《宋史地理志》整理)。根据下表中的信息,最有可能得出的历史结论是宋初(     
时间
公元960年111638
公元979年2971860
A.崇文抑武得到贯彻B.地方治理得到强化
C.边防财政危机深重D.地方机构人浮于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唐太宗时期,尚书省长官拥有参与朝廷最高级别的政治会议的权力,可以发布最高行政指令、监督各地方官府执行中央命令的情况。由中书省制定,经过门下省审批通过的各项文书,最终也由尚书省负责实施。由此可见,当时的尚书省(     
A.可以驳回不妥诏令B.已严重威胁到君主权力
C.与中书省分庭抗礼D.属于国家中枢行政机构
4 .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

材料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在世官割占统治地位的历史阶段,官职任定被限定于贵族范围内。察举制度创立之后,选官一般经现任官吏察访,然后向政府举荐予以任用。科举制则是通过考试选官,择优录用。

——摘编自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选官制度的变化与古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关系,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5 . 有学者认为:“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变化中,治理天下与君臣关系的处理,尤以相权的调整为要。下列选项中属于相权调整的举措是(       
A.设转运司B.派文官任知州C.强化“四监司”D.设置枢密使
6 . 制度创新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不断创新,是中华民族国家治理智慧的反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

汉武帝为进一步解决地方上的问题而颁布新的政令,要求由以前的地方各诸侯所管辖的区域只由其长子继承,改为其长子、次子、三子共同继承。后来根据这项政令,诸侯国被越分越小,汉武帝再趁机削弱其势力。


(1)据材料一第一段结合所学,分别概括出西周、秦朝和西汉初的地方行政制度。依据第二段材料指出汉武帝颁布的政令是什么?并写出这一政令的作用。

材料二   赵匡胤建立宋朝后,担心宋朝会成为继五代后的又一个短命王明,为此而彻夜难眠。一天,他问宰相赵普:“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赵普回答说:“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局动荡的根本原因。结合所学写出“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的具体表现。

材料三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图反映了元朝的哪一地方行政制度结合所学概括这一制度的积极作用。
7 . 赵普认为:“此无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为此,宋初统治者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有(     
①派文官出任地方知州             ②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
③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       ④州一级增设通判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8 . 唐朝前期,国家税收由中央统收统支,地方无擅自支用国家税收的权力。安史之乱后,唐朝地方政府获得了原属中央财政的部分财权和税收。这一变化(     
A.直接导致唐王朝的覆灭B.体现了财政制度与时俱进
C.是藩镇割据产生的根源D.说明中央权威已逐渐下降
9 . 今中书省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这种情况突出的反映了宋代(     
A.三省六部分工明确,运行平稳B.加强君主专制,影响行政效率
C.加强集权导致地方贫弱D.中央实行分权制度
10 . 西汉时期,皇帝的诏书通过御史大夫起草并下发丞相,再由丞相下达地方,重大案件由御史大夫出面组织并处理。汉武帝以后,全国分为十三个州,各州设刺史一名,州刺史凌驾于郡守之上,监督和制约郡守权力。据此可知,西汉时期(     
A.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激化B.国家的治理体系有所完善
C.-行政决策权力受到制约D.行政与监察部门相互制衡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