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32 道试题
1 . 秦汉时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议政体制。在议政过程中,若持不同意见,可上书驳论,陈说己意。议郎虽在众官中位居最末,却是参议朝政的重要力量,具有一定话语权。这说明秦汉时期(       
A.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限B.皇权受到有效的制约
C.政治决策具有一定理性D.出现“共和行政”局面
3 . 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御史监郡制度被废除。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重新划分监察州部,将州部由九个增至十三个。同时,刺史不再只是秋分时到州部,而是在州部设立固定的办公机构。起初,刺史受丞相司直(丞相属下)的节制,后改为御史中丞“督部刺史”。汉代这些举措(     
A.促进了中央集权体制的确立B.削弱了地方行政机构的权力
C.巩固了封建大一统政治局面D.体现了中枢决策权力的制衡
4 . 据史书记载,汉文帝时,允许民间铸钱、冶铁、煮盐。吴王刘濞因其领地有铜山,可以铸币,又可用海水煮盐,后招天下各地的逃亡者在一起,最终叛乱。出现此现象的根源是(       
A.汉初商品经济发展B.汉初实行无为而治
C.汉文帝的昏聩无能D.汉初实行郡国并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汉武帝时期,正值多事之秋。柏至侯许昌、平棘侯薛泽、武强侯庄青翟、商陵侯赵周,分别为武帝朝的第三位、第五位、第八位和第九位丞相,但是都谨小慎微,无任何建树。这反映当时(     
A.中央与地方矛盾凸显B.选官制度的弊端
C.中央行政机构的变革D.君主专制的强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唐代的驿兼有“官旅”(官员旅店)和“邮传”(文书传送)两种职能;宋代时,驿成为单纯的官员旅店,“邮传”职能由新设的、较为密集的“递铺”承担。这一变化(     
A.提升了国家行政效率B.减少了政府财政支出
C.密切了各地民众联系D.促进了各地商品交流
7 . 对下图所示解读正确的是,该制度(     
A.巩固了汉代的中央集权统治B.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C.被汉武帝改造后逐渐稳定化D.在本质上与分封制相同
2023-02-21更新 | 25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B卷)
8 . 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朝廷让每个郡、国每年举孝和廉各一人以被擢用。直到公元前128年,各地仍未重视,甚至推说没有这方面的人才。这说明(     
A.察举选官不合时宜B.中央集权亟待加强
C.门阀士族控制选官D.无为思想根深蒂固
2023-02-17更新 | 211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东汉时期,察举制逐渐形成了由本乡名士主导的乡闾品评传统。至曹魏时,中正(品评官)由朝廷政府委任,私人品评变为官家品评。由此变化可知,曹魏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A.与东汉察举制一脉相承B.以门第为品评标准
C.加强了地方门阀的势力D.意在加强中央集权
10 . 西汉王朝对于降服的匈奴部众,除了将其上层封侯安置于今河北、河南、山西、山东等地外,其余的大部分则安置于属国,“因其故俗”而治。西汉王朝的做法(     
A.推动了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B.解除了匈奴对边境的威胁
C.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理D.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