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9 道试题
1 . 元代学者虞集指出:“中书省以治内,行省以治外。”行省除了有地方行政权外,还兼有军政与财政大权,即行省可统辖地方军队,地方财税亦可自留三成于本行省。由此可见,元代行省制(     
A.造成了元末社会动荡不安B.协调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C.加强了对全国各地区管辖D.体现了中央高度集权特点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公元前142年,汉景帝下诏将进入政府任官的财产资格由最低十“算”(每1万钱价值的财产为一个“算”)降低至四“算”。这(     
A.扩大了官员选拔的范围B.加剧了卖官鬻爵的现象
C.打击了大族的仕途垄断D.推动了察举制度的确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根据下表信息可知,东汉时期的刺史制度与西汉相比(     
西汉汉武帝时期“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奏诏条察州,秩六百石”;《汉书》记载:“九江太守戴圣,……行治多不法……及武为刺史,行部录囚徒,有所举以属郡。……武使从事廉得其罪、圣惧,自免”
东汉末年自成帝时期刺史改称州牧并加俸至两千石开始,刺史与郡国守相成为了同级别的官员;《后汉书》记载:“故(刘)焉牧益土,造帝服于岷峨……汉之殄灭,祸源乎此”

A.政府监察制度愈加强化B.实现了地方分权制衡
C.对地方的控制更加严密D.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2022-12-04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有文章评价某朝制度:在兼顾大一统和因俗而治方面做得较为成功,既没有因为强调统一,实行一元化管理而引发地方反抗,也没有由于因俗而治、照顾地方情况而导致分裂。该制度是(     
A.秦朝的郡县制度B.元朝的地方行政制度
C.清朝的改土归流D.汉朝的刺史监察制度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省指尚书省、中书省与门下省,原为君主用以限制相权而次第出现的,至南北朝演变成联合的宰相机构。三省的长官,只要事实上为君主所倚重,都可以算是宰相。但是南朝之政多出于中书,北朝之政多出于门下。三省分工不够明确。隋代建立后,文常首先确立了内史(中书)省旨、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的三省分权制度。至唐初,三省六部的中央架构最终得以理顺定型。

——摘编自俞鹿年《中国政治制度通史·隋唐五代卷》

材料二   忽必烈继位后,在中央设中书省掌政事,为宰相机构,下辖六部,处理具体行政事务。中书省最高长官为中书令,由太子担任,但事实上并不到任。元世祖时,不时以中书省宰臣挂上“行某处中书省事”的头街,代表中央出外,临时主持地方上的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事务,在灭南宋过程中,行省在江南逐渐地方化。为了镇压反抗,尽快安定局势,行省必须集中权力,并保持设置的相对稳定。行省设置逐渐固定以后,元廷对行省官制统一进行改革,规定以后行省官员不再以中书省宰相之名系衔,而单称“某某行省平章”“某某行省右丞”之类,以区别于都省(即“中书省”)官员。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三省制形成的历程及体现出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隋唐中书省相比,元代中书省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省制的演变反映出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
2022-08-12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兴县友兰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宋代名将狄青虽官至枢密使,却因出身行伍而备受歧视,共事的韩琦对他多次羞辱。狄青慨叹,“ 韩枢密功业官职与我一般,我少一进士及第耳”。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宋朝(     
A.积贫积弱局面持续B.“崇文抑武”国策
C.宰相权力严重削弱D.理学观念影响政治
2022-12-02更新 | 352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曹魏时实行九品中正制,由朝廷官员兼任各级中正,将人才依古制分为九等,原来意图只是为了便于铨选,并将用人权集中于朝廷手中,防止、抵制当时世家大族的“浮华”结党之风。后来,朝廷却对世家大族加以拉拢、依靠,九品中正制也就逐渐变质。九品中正制的变化根源于(     
A.世家大族价值观发生嬗变B.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C.朝廷丧失对社会的控制力D.不同阶层间流动的加速
8 . 元代建立后,元世祖在朝廷中设中书省,并由其管理全国政务。之后频繁派中书省宰执带相衔临时到某一地区负责行政或征伐事务。元世祖后期,行省具备“分镇方面”“方面之寄”权利,行省的治所多在水陆交通要道和军事要地。据此可知,元代行省的设置(       
A.改变了地方积贫积弱的现状B.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隐患
C.顺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D.体现了因俗而治的治国理念
2022-04-22更新 | 708次组卷 | 15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2022届高三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9 . 据记载,朝鲜三国时期积极模仿唐朝律令建立起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并按照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设置中央及地方行政机构。日本通过“大化改新”,形成以天皇为中心、以中央集权为形式、以唐律为法制基础的律令制国家。由此可知
A.《唐律》已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表B.当时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
C.中国文化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D.周边国家深受中国政治制度的影响
10 . 宋代蔡襄担任三司使后,曾做过一次统计:若按照禁军一人每年耗费五十贯、厢军二十贯计算,军队每年总支出高达四千八百余万贯,占整个财政收入的六分之五。这表明宋朝(  )
A.军队管理混乱B.军费开支的庞大
C.官僚队伍膨胀D.军队战斗力较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