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遇军国大事,由政事堂会议商议,皇帝批准后以诏令形式颁布执行。凡加特定官衔入政事堂者均可成为宰相,相多达一二十人。这一现象最早出现于:
A.秦B.西汉C.隋D.唐
2021-01-06更新 | 184次组卷 | 5卷引用:上海市长宁区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 . 司马迁在《史记》中有一段叙述:“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上足以奉供职,下足以供养祭祀,以蕃辅京师。而今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邻……强本干,弱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这段话反映了司马迁
A.否定了西汉的“推恩令”B.肯定了汉初分封同姓诸侯
C.肯定了西汉的“推恩令”D.否定了汉初的郡国并行制
2020-07-29更新 | 115次组卷 | 57卷引用:2012届上海市长宁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测历史试卷
3 . “直到隋唐时期,统治者们才摸索出一套防止富室贵族垄断权力的官僚制度。”材料中的“官僚制度”是
A.分封制B.郡县制C.科举制D.推举制
2020-05-14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长宁区2020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著名学者钱穆认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钱穆先生的观点是
A.唐朝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B.唐朝皇帝还未拥有足够的专制权力
C.唐朝三省相互牵制D.唐朝实行集体决策机制
2020-03-17更新 | 225次组卷 | 40卷引用:上海市长宁区2016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
A.汉武帝设刺史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B.汉初休养生息的政策使得地方豪族势力膨胀
C.中央加强地方管理并抑制豪强兼并土地
D.地方豪强大户的存在已经威胁中央统治
7 . 宋太祖曾说:“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他所说的“外忧”主要来自
A.突厥
B.匈奴
C.契丹
D.女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十八世纪,不少启蒙思想家都推崇中国的科举制度:“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科举制度“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本质是
A.以文治国
B.公平竞争
C.分科考试
D.重视教育
2019-08-12更新 | 251次组卷 | 35卷引用:2012届上海市长宁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有历史学者在论及某王朝统治政策时写道:“新朝代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这里的“‘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是指
A.郡国并行制B.分封制
C.内外朝制度D.郡县制
2019-01-30更新 | 245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0年上海市长宁区高三第二次模拟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