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地方政治制度建设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帝国建立了庞大帝国的内建系统,包括道路系统和官僚体系。……就秦朝的郡县制度来说,从考古发掘统计出来的数据可以发现,甚至最小的县城的县长或县令,往往是由秦帝国军队的中下级军官转任,中央的命令可以从上到下传达到地方,效率相当不错。秦帝国的道路系统,在中原地区是两横两直四条主干道,然后以此为基础对外展开若干条辐射线。这样的内建系统,传达命令效率很高。

——许倬云《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衰》

材料二:大部分行省的辖区包括今天的二到三个省,远远超过以前王朝的一级地方地方行政区。这种情况适应了元朝疆域辽阔的特点,避免了中央与地方空档过大状况的出现,做到上下结合、浑然一体。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渊源于元朝特殊的民族征服背景。中央只有加重行省权力,才能够及时并有效地镇压反抗行动,同时也能对分封在边疆地区的诸王贵族进行节制。行省官员中仅有主要长官能掌握军权,而这类职务通常不授予汉人,因此地方权重之弊可以通过民族防范、民族控制得到部分弥补。

——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1)据材料一,概括秦朝内建系统的主要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实施的前提条件。
(2)据材料二,指出元代行省与以前王朝地方治理的不同点以及形成不同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行省制度的积极影响。
2 . 有学者统计了《旧唐书》《新唐书》记载的唐代1840名官员的入仕出身情况如下表。据此可知,
唐前期唐后期
科举27.8%43%
门荫、军功15.2%27%
A.促使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备B.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C.彻底消除世家大族的政治特权D.令官员选拔变得更加公平公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对史书记载进行统计发现,唐朝830名进士的分布来源如下图所示。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B.以血缘门第为选拔标准
C.提升了官员的文化水平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4 . 王同学在查询古代中国某朝代的地方行政区划统计表时,看到一段说明文字:“由于没有系统统计路府州军县的资料,如以下统计数据有误,敬请谅解,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补充。另宣政院管辖的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的内容未列入统计。”据此判断该同学最有可能查询的朝代是
A.秦朝
B.宋朝
C.元朝
D.清朝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