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晋书.段灼传》指出:“今台阁选举,涂塞耳日,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材料中反映了该制度(     
A.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B.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C.为国家选拔了大批人才D.成为士族把持政权的工具
2022-08-10更新 | 2324次组卷 | 26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高三下学期决战新高考(大联考)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2 . 中国古代历代王朝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治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见下图


材料二   为适应疆域空前辽阔的特点,元朝创立了一种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它具有双重性,长期代表中央分驭地方,主要为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所握权力大而不专.

——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材料三   清代既继承了历代王朝的治边思想,又有创新和发展。随着沙饿等对中国边疆的觊觎,清统治者极其重视对边疆民族的治理,逐步形成以“因俗而治”为核心的边疆民族统治政策.如在蒙古族地区设立盟、旗两级单位进行统治,在东北、北部和西部边疆,分设若干将军辖区和办事大臣辖区,在中央专设理落院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朝代的疆域形势?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朝代加强疆域管理的地方行政制度。
(2)材料二中的“新体制”是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对后世的影响。
(3)材料三反映了清朝在治理边疆时遇到了什么新问题?概括其治理的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以上边疆治理措施的共同作用。
3 . 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在中国延续了1300多年,至1905年被宣布废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材料二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既可

(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三   1905年全国工矿企业已达400家左右,铁路、轮船等新式交通事业也逐渐兴办,这些无疑需要大量科学技术人才操作和管理。同时,新式学堂的急剧增加需要众多的具有新知识的教师;清末新政中增设的许多政府机构如外交部、商部、学部等,也都需要懂得相关专业的干员。显然,科举制无法培养、选拔这类新式人才。

——徐辉《废除科举制与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


(1)据材料一,概括科举制的主要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的进步意义。
(3)据材料三,概括科举制1905年被废除的原因。
4 . 中国古代国家治理效果与地方行政制度变革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秦汉以来的郡县政治,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

材料二   汉高祖总结秦亡的原因时,认为秦朝没有分封同姓子弟为王是其短命的关键所在。因此,……又陆续分封了九个刘姓子弟为王,想依靠刘氏宗族的力量,作为皇权的羽翼。

——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元朝形势图(1330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郡县政治”的主要政治绩效是什么?
(2)据材料二,汉高祖认为秦亡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指出,汉初在地方治理上采取了哪一措施?结合史实说明这一措施的治理效果。
(3)材料三反映元朝在地方主要推行了什么制度?据该图判断,推行该制度的原因是什么?分别指出管辖吐蕃地区和今河北、山西、山东等地区的中央机构。
(4)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你认为秦、元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创新有什么价值?
2021-01-25更新 | 169次组卷 | 4卷引用:【好题汇编】期末复习-纲要上(期末真题精选主观题54题) -江苏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是南京名胜半山园,历史上曾是王安石的宅邸。王安石担任过北宋参知政事一职,该职位的设立是为了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2019高三下·江苏·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元代,江浙、湖广、江西三省,其治所设在行省北端的水陆交通要冲;位于中原、关中及西南边徼襟要的陕西、四川、云南、河南四行省驻扎有许多蒙古军团;岭北行省及辽阳、甘肃等行省,则以控制蒙古部众及供给军需作为主要使命。这表明行省的设置
A.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
B.容易导致地方势力膨胀
C.使君主的权力得到强化
D.主要为加强对地方控制
2019高三下·江苏·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7 .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选官制度,也是当时特有的社会整合机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代科举考生可以“怀牒自列于州县”,允许自由报考,当时的取士原则兼顾着士子的平日才学和科场表现……为杜绝舞弊,自宋真宗朝始,各级考试的试卷一律“封弥”“誊录”,由皇帝主持的殿试也实行初考、复考、详定三级评定制度。在宋代,科举入仕者逐渐增多,成为文职官僚队伍中的核心力量。赵宋统治者鼓励敞开言路,士大夫们在处理各类国家事务之际亦敢于负责而直抒己见。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安史之乱后,礼部侍郎杨绾上书唐代宗,指出进士科与明经科造成道德水准的滑坡,应当予以废除,并令地方察举孝廉。唐朝开成元年,郑覃主张废除进士科。他认为,“南北朝多用文华,所以不治。士以才堪即用,何必文辞?”

——摘编自丛兴苓《“论争”辩“去留”——记六次科举存废之争及启示》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归纳唐宋时期科举制发展的表现和特点。
(2)据材料一、二,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就科举制的“利”与“弊”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2019-05-06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4月2019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江苏卷)-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8 . “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的现象反映了
A.君主专制的削弱B.宗法制的消亡
C.中央集权的加强D.分封制的巩固
2019-01-30更新 | 2033次组卷 | 33卷引用: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历史综合练习十二最新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终元一代,行省官发动叛乱或自行举兵约有三次,这三次短暂的反叛或举兵,均是以皇位争夺为中心的朝廷政治斗争的组成部分,而且多半是在皇位空虚之际,行省官各保其主所致。这表明行省的设置
A.使国家的军政大权旁落
B.导致地方割据势力膨胀
C.容易引发皇族内部纷争
D.有利于社会政治的稳定
2018-12-10更新 | 614次组卷 | 28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启东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错题检测二历史试题(文)
10 . 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这表明元朝
A.地方拥有适度权力B.地方缺乏实际权力
C.行省权力集中专断D.君主专制得以加强
2018-06-09更新 | 9599次组卷 | 219卷引用:2022年江苏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