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朝形势图(1330年)

材料二   “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中书省)为表里,……以省官(中书省官员)出领其事……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诸行省用及(超过)千定(锭),必咨都省”“决大狱,质疑事……皆中书报可而后行。”“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

——摘编自(明)宋濂、王祎《元史》

材料三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邦联和永久联合条例》,即《邦联条例》经各州批准后正式生效。条例的主要内容:美国是由13个州组成的邦联制国家,各州保留其主权、自由和独立,以及其他一切未明文授予合众国国会的权力。第九条特别规定:如果没有得到9个州的同意,合众国国会不得擅自行使从经济、金融、法律到军队建设等多方面的权力。独立战争结束后,北美人民的经济状况并无明显的改善。相反,在17831786年,美国出现经济萎缩,纸币贬值,通货膨胀,捐税激增,使人民生活更加困难。于是他们对现状非常不满,不断举行起义。在国外,美国不仅受到西欧国家的轻视,而且还受到敌视。鉴于此,经过汉密尔顿和其他宪法支持者的共同努力,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取代邦联条例。这部宪法不仅确定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等宪法基本原则,还确立了联邦主义原则,从而使美国由“头脑听从四肢指挥”的邦联制发展到“四肢听从头脑指挥”的联邦制。

——摘编自周跃军《从邦联制到联邦制——评美国国家结构形式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朝行省制的特点,并简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三,简要说明美国邦联制的弊端,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87年国家结构形式变化对美国发展的意义。
(3)综上,谈谈你对国家治理问题的认识。
2022-12-18更新 | 257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五)历史试题
2 . 唐初版图不断扩大,导致帝国长期受到回纥、南诏和吐蕃等的威胁。唐玄宗时设立了十个军事重镇进行驻防,总兵力达到了40多万,至于唐朝中央控制的军队,总计只有20余万。这一措施(     
A.旨在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形成了外重内轻的军事格局
C.解决了传统军事格局的弊端D.直接导致藩镇割据局面出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元代行省以下的行政区划大都依次为路、府、州、县,但边疆行省则有所不同。如图为云南行省管理层级结构示意图。该图表明元朝的行省制度

A.完善了少数民族地区郡县设置B.具有因地制宜因俗而治的特点
C.扩大了地方行省的民政事务权D.运用犬牙相入原则以节制边疆
2022-01-12更新 | 957次组卷 | 15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下图为唐代告身(官员接受官职的凭证)书写格式示意图。该图说明唐代告身

①由中书省和门下省官员共同草拟 ②在皇帝画可同意后交门下省审议
③最终由尚书省的官员签署并颁下 ④可体现三省相互牵制又分工配合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2021-09-06更新 | 7456次组卷 | 77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科举制在中国历史上绵延存在了1300年,在国内外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图1、图2、图3、图4是中国古代四个历史时期(唐代、两宋、元代、明清)的科举状元籍贯统计部分摘录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据网易网络资料整理


分别提取图1、图2、图3、图4的科举状元籍贯分布等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
6 . 下图是唐代“三省”的分布位置图,主要说明
A.权力大小由离皇帝远近决定B.尚书省居于皇城中心是权力中枢
C.专制体制对权力配置的影响D.三省布局体现“三权分立”格局
2020-12-06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三)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其明年(前119年),天子(汉武帝)始巡郡国。……行西逾陇,陇西守以行往卒(即促,仓促之意),天子从官不得食,陇西守自杀。於是上北出萧关,从数万骑,猎新豢中,……新泰中或千里无亭徼(即无卫边之备),於是诛北地太守以下,而令民得畜牧边县。

元封元年(前”110年),……天子北至朔方,东到泰山,……所过赏赐,用帛百馀万匹,钱金以巨万计。

                           ——《史记·平准书》

材料二     汉初以来郡图数目不断增加,至武帝时已迭百余,中央控制有一定难度。元封五年(前106年)武帝将全国划分为l3个监察区,称为十三州鄙。每州部设刺史一人,分别监察若干郡国。刺史定期在辖区内巡行,年终赴京奏事。其监察工作以诏书规定的“六条问事”为范围,一方面弹压不法豪强,另一方面纠举违法、腐败的地方官。刺史品秩600石。但固代表中央,故能以卑临尊,监察秩2000石的郡太守和王国相。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根据材料一,归纳汉武帝巡视地方时发现的问题。
(2)根据材料二,概括西汉刺史的工作特点。并结合材料一,简析汉武帝设置刺史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评价汉武帝的做法。
2020-04-28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15届高三10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8 . 西汉初年,地方治理呈现出如下图所示态势。这一态势的形成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中国古代史》

A.沿袭了秦朝地方行政制度B.确保了中央有效掌控地方
C.奠定了推恩令的政治基础D.推动了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2021-01-04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四)历史试题
9 . 比较下列甲、乙两图,由甲图到乙图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中央官吏日益增多
B.以分权实现集权
C.尚书省权力最大
D.太尉权力分到兵部
10 . 加强地方行政制度的建设并进行制度创新,有利于促进国家的统一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图2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造成图1政治局面的制度因素。依据图2,从地域和对象的角度分析该制度的特点。

材料二   秦始皇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材料二中秦始皇推行的地方政治制度是什么?与材料—相比,这种制度在管理形式和官员任命上有什么突出特点?

材料三   元朝同宋一样,把地方分成路、府、州、县,而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所以中书省正名定义,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3)据材料三,指出元朝地方行政制度有哪些创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作用。
2017-12-15更新 | 46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西北狼联盟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盟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