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2 道试题
1 . 汉成帝统治时期,丞相翟方进为首的儒生集团以儒家礼仪标准治国,打击政敌。公元前7年,火星与心星(古代星宿)相遇,世人迷信,认为不祥,称应该由大臣承担责任,于是汉成帝选择移祸翟方进,翟方进被迫自杀。汉成帝这一做法(     
A.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B.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C.促进了皇权与神权的结合D.推动了中央行政中枢的调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现象与图示朝代对应正确的是(     
A.皇帝制度的产生B.刺史制度的设立C.三省六部制确立D.宰相制度的废除
2024-01-07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部分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有学者指出某一朝代“有县令,有郡守,有转运使,以大系小,丝牵绳联,总合于上。虽其地在万里外,方数千里,拥兵百万,而天子一呼于殿陛间,三尺竖子驰传捧诏,召而归之京师,则解印趋走,惟恐不及。”这表明该朝代(     
A.中央行政体系日臻完备B.地方行政效率提高
C.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D.中央集权得以强化
4 . 汉武帝对刺史的监察区域和督察范围作了严格的规定,把全国划分为十三(州部),每州为一个监察区,还规定刺史督察范围是“以六条问事”。“刺史六条”第一条即“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其目的是(       
A.巩固行省制度B.加强中央集权C.削弱节度使职权D.维持兵农合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汉武帝之前,据《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载“相国、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汉武帝时,中朝官地位最尊者为大将军,据《汉官仪》载“汉兴,置大将军,位丞相上”。汉武帝末年,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受遗诏辅政,大将军“内秉国政,外则仗钺专征,其权远出宰相之右”。这一变化说明当时(       
A.实行分封,恩泽贵族B.盐铁官营,增加税收
C.削弱相权,加强集权D.完善法制,依法治国
2023-03-13更新 | 335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唐代的驿兼有“官旅”(官员旅店)和“邮传”(文书传送)两种职能;宋代时,驿成为单纯的官员旅店,“邮传”职能由新设的、较为密集的“递铺”承担。这一变化(     
A.提升了国家行政效率B.减少了政府财政支出
C.密切了各地民众联系D.促进了各地商品交流
7 . 1112年,宋徽宗认为以左、右仆射为左、右相,是“以仆臣之贱,充宰相之任”。遂改左仆射为太宰(首相),右仆射为少宰(次相)。宰相官称的变化
A.折射出文官地位的提高B.有利于提高中枢决策效率
C.体现相权对皇权的制约D.反映了贵族政治卷土重来
8 . 对下图所示解读正确的是,该制度(     

A.巩固了汉代的中央集权统治B.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C.被汉武帝改造后逐渐稳定化D.在本质上与分封制相同
2023-02-21更新 | 26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B卷)
9 . 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朝廷让每个郡、国每年举孝和廉各一人以被擢用。直到公元前128年,各地仍未重视,甚至推说没有这方面的人才。这说明(     
A.察举选官不合时宜B.中央集权亟待加强
C.门阀士族控制选官D.无为思想根深蒂固
2023-02-17更新 | 211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宋仁宗曾说:“措置天下事,正不欲专从朕出。若自朕出,皆是则可,有一不然,难以遽改。不若付之公议,令宰相行之。行之而天下不以为便,则台谏公言其失,改之为易。”该言论突出反映了宋代(     
A.监察机构的多元化B.相权与君权的相互抗衡
C.削弱地方割据势力D.君主专制下的理性精神
2023-02-16更新 | 172次组卷 | 25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魏县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五)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