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5 道试题
1 . 宋代科举考试实行封弥和誊录制度,前者是将考卷上的考生姓名籍贯封贴,使考官无法得知考生身份,后者是将原卷封存,另抄副卷交考官批阅,以防考官辨认考生笔迹。这些制度(       
A.造成了选官制度日趋僵化
B.强化了门第出身观念
C.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公正性
D.杜绝了科场舞弊现象
2023-11-09更新 | 242次组卷 | 30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宋代在知州以外设“通判某州军事”一职,简称“通判”。知州的公文命令必须经通判的附署方能生效,通判还可直接向朝廷奏事。这表明通判的作用是(   )
A.制约地方长官B.控制财政大权
C.提高行政效率D.牵制中书门下
2023-09-02更新 | 850次组卷 | 56卷引用:海南省2020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合格考)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分为十五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安抚使(管军事)、提举常平(管常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四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只有安抚使用武人。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北宋)开封以经商为业的有二万多户,囊括米、盐、茶等各类商品贸易。号称“正店”的大酒楼有七十二家,兼具饮食与商品贸易的多种功能,作为商人验看商品质量、商定商品价格、签订契约的场所。……酒楼、茶坊与娱乐场所瓦子,都通宵营业。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三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

——摘编自[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北宋地方官制呈现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该地方官制对北宋王朝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北宋城市商业发展的主要表现。
(3)根据材料三,概括该学者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观点,结合所学找出支持该观点的史实。
2022-12-31更新 | 423次组卷 | 25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如图为古代中国某朝代的中央权力架构示意图。该朝代是(     
A.秦朝B.西汉C.西晋D.隋朝
2022-12-30更新 | 83次组卷 | 31卷引用:山东省2020年夏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两汉实行州都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提升社会文化水平B.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C.官员特权受到否定D.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2022-10-26更新 | 3336次组卷 | 288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泰山国际学校2018届高一第二学期历史学考测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有研究发现在唐代有案可稽的78名状元中,出身三品及以上(包括宗室)或历代名人之家的就有56人,占76.7%;四品及以下官僚家庭出身的有11人,占15.1%;寒门出身的只有6人,占8.2%。这反映出当时
A.与察举制的选官方式相同B.上层社会具有入仕优势
C.科举制录取名额受到限制D.科举制消融了阶级差别
2022-06-27更新 | 235次组卷 | 30卷引用:河北省正定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次月考(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隋唐时期,中央官制日趋成熟,初步形成彼此监督与制约机制,该制度是
A.三公九卿制B.三省六部制C.内阁六部制D.中书行省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贾谊·治安策一》载:“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这一主张后来发展为
A.分封制B.推恩令C.察举制D.封国制
2022-03-03更新 | 415次组卷 | 43卷引用:2011届上海市奉贤区高三4月调研测试(二模)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以下有关中国古代选拔官员方式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军功——品行——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B.考试成绩——军功——品行——门第声望
C.考试成绩——品行——门第声望——军功
D.军功——考试成绩——品行——门第声望
2022-01-05更新 | 517次组卷 | 70卷引用:2010年吉林省吉林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10 . 北宋初期,统治者在地方设“四监司”,又在州一级增设通判。目的是为了
A.提高行政效率B.减少决策失误C.节约财政开支D.加强中央集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