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明朝科举始于洪武三年(1370年),因取士效果不尽理想,洪武六年一度停罢……。洪武十七年,命礼部定科举程式,颁行各省,其后遂为定制。按规定,士子必须先在州县通过预备考试,获得府、州、县学的生员资格(亦称秀才)之后,才能参加科举考试。这说明明初的科举制度
A.明初科举制出现了严重弊端B.把官办学校与科举有机结合
C.力求改变宋元科举制的积弊D.为了选拔真正的人才而改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北宋的西京、南京、北京均是东京的陪都,在陪都建立相应的职官系统,在其任职者便是分司官。宋代分司官数量众多,也形成了相应的管理制度。这种制度
A.促使京师官员行政权力加强B.利于缓和科举制带来的压力
C.实现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D.意在加强对中央官吏的制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元朝行省最初的职能是掌管地方的钱粮、户口、屯种、漕运、刑狱等民政事务,而军政则由行枢密院掌管,元成宗即位后,罢行枢密院,颁给行省长官代表军权的虎符。从此,行省长官把军、政二权合而为一。行省职权的这种变化
A.完善了地方行政体制B.强化了君主专制统治
C.弱化了中央政府权威D.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有学者认为,秦汉以来相权不断衰减。以下内容的排序符合此观点的是
①“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
②“不置官署,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
③“丞相,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A.①③②B.③②①C.②③①D.③①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