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0 道试题
1 . 下表所示为宋代州一级行政区划建制说明。表格内容反映了宋代
类型主要设立依据
政治、经济、军事三者兼重或皇帝未即位时所封或曾是任官之地
沿用隋唐的区划设置
边境或内地的重要关隘所在
官营手工业集中的地区,往往由相关中央部门直辖
A.中央集权的加强B.皇帝地位的下降
C.地方分离的倾向D.疆域范围的拓展
2 . 下表所示为宋代州一级行政区划建制说明。表格内容反映了宋代
A.皇帝地位的下降B.地方分离的倾向
C.中央集权的加强D.疆域范罔的拓展
2021-02-04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是唐朝士族子弟科举入仕人数简表:
郡望唐朝前期唐朝中期唐朝后期
陇西李氏3144
清河崔氏142
博陵崔氏045
京兆韦氏053
范阳卢氏097
荥阳郑氏065
彭城刘氏103

表格信息主要反映了
A.科举制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形式
B.士族子弟科举入仕的比例较高
C.世家大族逐渐承认并接受科举制
D.科举制扩大了唐朝的统治基础
4 . 某历史兴趣小组举行以“唐朝的兴衰”为主题的探究活动,搜集到以下材料,并提出了一些探究问题,邀请同学们帮忙解决。
(政治制度篇)

材料一



(经济发展篇)

材料二

时间人口数(单位:万人)
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649年)约1900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26年)约4142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约4532
唐玄宗天宝二十三年(755年)约5291
唐玄宗上元元年(760年)约1699
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约1576

(走向衰亡篇)

材料三  公元75512月,边镇将领安禄山、史思明见朝廷空虚,联合同罗、契丹、突厥等民族组成共约15万士兵,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发动了长达8年的战乱。……战乱对中国后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对外关系的发展均产生了极为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的什么制度?该制度有何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表格中的相关数据分析,从649年至742年,唐朝人口数量呈现什么趋势?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有哪些?材料三中的“战乱”指的是什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面是史明同学在历史复习时归纳的一张表格,在比较完各项后意图进一步归纳出最后一栏的“教训”。你认为最佳的“教训”应当是(     
朝代西汉初期唐朝中叶唐朝末年
表现七国之乱安史之乱藩镇割据
原因分封诸侯节度使权力过重内轻外重
影响汉武帝巩固发展大一统局面后患无穷,由盛转衰唐朝灭亡,五代十国开始
教训
A.国家是否统一往往决定于皇帝的素质B.中央与地方是一种对立关系
C.地方割据不单单出现在王朝末年D.必须削弱地方政权的力量,强化中央集权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不同历史时期,选官的方式不同。先秦时期主要是“世官制”,但是商鞅打破传统的选官制度,接军功大小授予官位。汉高祖多次下诏让各地官员举荐贤人能士,帮助朝廷治理国家。到汉武帝时,正式形成察举、征辟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注重门第出身,以门第为选官标准,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门阀士族垄断政权的局面。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朝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

——摘编自向仕碧《对古代选官制度变迁的认识》

材料二汉末社会动荡,人口流动频繁,察举制所依赖的乡里清议失去社会基础。地方大族名士操纵选官,滋生腐败,干扰人才选拔。于是曹魏创立了新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宫职。这种制度将评议权收归中央,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随着士族的没落,九品中正制无法继续,隋朝建立后,被废除。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历程。
(2)仿照以下表格示例,任选一种中国古代的其他选官制度进行介绍。
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
背景汉末社会动荡,人口流动频繁,察举制所依赖的乡里清议失去社会基础。地方大族名士操纵选官,滋生腐败,干扰人才选技。
概况曹魏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即九品中正制。
作用将评议权收归中央,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
结果随着士族的没落,隋朝时被废除。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三省六部制示意图


材料二

朝代南方北方
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人口(户)占全国人口数比例
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
唐代392041543.2%514852956.8%
北宋1122476062.9%662429637.1%

——杨远《西汉自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

材料三   “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荣期。从很多方面来看,宋朝算得上一个政治清明、繁荣和创新的黄金时代。宋朝确实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力的时代。”

——美国学者墨菲《亚洲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历史作用。
(2)依据材料二归纳表格中数据反映的历史信息,据此信息说明唐宋时期的经济现象并简述其原因。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北宋初期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管理制度上的创新表现。试从思想文化角度说明“宋朝确实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力的时代”。
2021-11-09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历史类)
8 . 汉唐时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依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董仲舒建议:“臣愚以为使诸侯,郡守,二千石各择其吏民之贤者,岁贡各二人。

——《资治通鉴》

材料二   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

——《晋书》

材料三   科举制包含着这样几种基本精神:一日公开平等,二日竞争择优,三日量才使用,四日内行管理。这些精神也是西方现代组织理论所强调的普遍主义与感情无涉原则。科举制为统治阶层源源不断地输送了具有很高人文素养的行政管理人才,它打破了贵族对权力的世袭垄断,限制了皇帝、宰相的权力,极大地提高了平民知识分子投身政治活动的积极性。

——2013124日人才交流网

材料四   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五

时间人口数(单位:万人)
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649年)1900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26年)4142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4532
唐玄宗天宝二十三年(755年)5291
唐玄宗上元元年(760年)1699
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1576

材料六   公元75512月,边镇将领安禄山、史思明见朝廷空虚,联合同罗、契丹、突厥等民族组成共约15万士兵,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发动了长达8年的战乱。……战乱对中国后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对外关系的发展均产生了极为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西汉选拔人才的标准是什么?指出材料二中的选官用人制度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科举制度具有哪些积极作用?
(3)从材料四的内容中,你发现唐太宗认识到了什么?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在经济上采取了哪些为民获利的措施?
(4)根据材料五表格中的相关数据分析,从649年至742年,唐朝人口数量呈现什么趋势?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有哪些?
(5)材料六中的这场战乱导致强大的唐帝国由强盛走向衰亡,联系所学知识,你认为统治者应该怎样做才能使国家富裕、人民幸福?
9 . 某历史兴趣小组举行以“唐朝的兴衰”为主题的探究活动,搜集到以下材料,并提出了一些探究问题,邀请同学们帮忙解决。
(政治制度篇)

材料一   



(经济发展篇)

材料二   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三   

时间人口数(单位:万人)
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649年)约1900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26年)约4142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约4532
唐玄宗天宝二十三年(755年)约5291
唐玄宗上元元年(760年)约1699
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约1576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的什么制度?该制度有何积极作用?
(2)从材料二的内容中,你发现唐太宗认识到了什么?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在经济上采取了哪些为民获利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表格中的相关数据分析,从649年至742年,唐朝人口数量呈现什么趋势?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有哪些?
2021-10-19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田家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某同学在学习唐朝政治制度时采用了表格学习法。如表中①②对应的政治制度是
政治制度制度特点
用分权的办法来加强君权
官员选拔规范化、制度化

A.科举制和政事堂议事制度B.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度
C.谏议制度和道州县三级制D.世官制和御史台监察制
2021-11-06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