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4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门阀士族经历了一个由不断衰落直至衰亡的历史发展过程。其衰落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经济特权的丧失,衰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文化优势的丧失。其中“文化优势的丧失”是由于(     
A.民间私学的兴起和发展B.汉初黄老之学的推广
C.九品中正制的全面实施D.科举制的创立与发展
2 . 南宋初期,宋高宗给予宰相重权,通过与宰相共同分配权力的方式建立高速运行的中央决策系统,使得“原本分享的权力逐渐被皇帝和权相集中起来”。这说明当时(        
A.皇权与相权的矛盾逐步缓和B.封建官僚体系面临严重危机
C.中央权力运行方式有所调整D.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
2023-09-18更新 | 555次组卷 | 25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3 . 唐代禁卫军有南衙、北衙之分。南衙隶属宰相府,分隶十二卫;北衙有羽林、龙武、神武、神策四军。唐玄宗时期,以龙武军建立和设置官署为标志,北衙禁军与南衙彻底脱离关系,形成独立的官僚体系和内部司法权。这反映出(     
A.宰相丧失军事权力B.司法脱离行政体制
C.君主专制得到加强D.官僚体系日趋完善
2023-08-21更新 | 27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新高考2021届高三5月卫冕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秦汉建立了以御史大夫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御史大夫是副丞相,协理国政,同时又是最高监察官。唐代设“御史台”,中央形成三省、六部、一台的格局。这一变化说明(     
①行政体系日臻完备②监察机构地位下降③台谏职能实现合一④封建皇权逐步加强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学者认为,唐前期,尚书、门下、中书三省构成一个完整的辅助皇权运行的最高政务裁决系统,三省官员在上行和下行政务文书中的签署,体现了按照环节分工、分层决策、互相制衡的政务运行机制。据此可知,当时(     
A.程序分权有效制约皇权B.皇权对士族的依赖
C.文书制度保障政务运行D.中央集权的加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贞观年间,给事中、谏议大夫执掌规谏和讽议朝政之事,兼领史官之职,负责载录天子起居、言行。这一制度(     
A.有利于限制皇权B.确立了官修史书正统地位
C.削弱了三省职权D.强化了君主对舆论的控制
2023-02-04更新 | 110次组卷 | 10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7 . 秦汉两代朝廷非常重视道路的建设。秦兼并六国之后,建立了以咸阳为中心的道路交通网;西汉武帝时,在秦成果的基础上,开辟了通向西南、西域、夜郎等地的交通道路;东汉的都城洛阳则是“处于中土,平夷洞达,万方幅凑”的交通枢纽。这些成就的取得(     
A.保证了秦汉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B.说明交通是秦汉地方治理的核心
C.得益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需要D.确保了中央对地方的绝对领导权
2023-02-03更新 | 405次组卷 | 27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8 .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该朝代应是(     
A.汉B.晋C.唐D.宋
2022-12-02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周练历史试题(6)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宋代名将狄青虽官至枢密使,却因出身行伍而备受歧视,共事的韩琦对他多次羞辱。狄青慨叹,“ 韩枢密功业官职与我一般,我少一进士及第耳”。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宋朝(     
A.积贫积弱局面持续B.“崇文抑武”国策
C.宰相权力严重削弱D.理学观念影响政治
2022-12-02更新 | 352次组卷 | 16卷引用:北京市中央民族大学附中2022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既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又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的制度是(     
A.刺史制度B.内外朝C.三省六部制度D.内阁制
2022-11-30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周练历史试题(10)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