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伏尔泰盛赞中国的科举制度,“人民很难想象有比它更好的政府”“这个政府的成员只有经过几次严格的考试才能被录用”。上述材料反映出(     
A.科举制度对西方文官制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B.科举制度是英国文官制度诞生的根源
C.中国的政治制度受到了欧洲的普遍认同
D.当时欧洲的政治体制较落后
2 . 西晋至唐初,皇子皇弟封王开府,坐镇地方,手握重权。唐玄宗在京城专门修建一座大宅邸,集中安置诸王,由宦官管理,称为“十王宅”,又仿此建“百孙院”。此后,唐朝沿用该制度。由此可知,唐后期对皇子皇孙的安置(       
A.削弱了藩镇势力B.强化了分封体制C.凸显了专制集权D.动摇了宗法制度
2022-06-16更新 | 15004次组卷 | 98卷引用: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东晋南朝时,谱学成为专门之学,士族若不精谱学,便不能到吏部为官,谱学既是吏部选官的依据,也是南朝矫正伪冒士族的庶族寒人之凭依。这反映了
A.士庶界限日渐模糊B.门阀政治具有重要影响
C.社会阶层完全固化D.宗法制度影响南朝政治
4 . "汉代郡治被视为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楷模。郡太守作为替皇帝巡守一方的大吏,上与皇帝剖符(虎符、竹使符,各执其半),有专断之威、典兵之权,下得自置吏属,行刑赏之格,管理可谓是无所不包,活脱脱是百姓的衣食父母。"材料意在说明
A.郡治制度对国家治理具有重要意义B.中央和地方在权力分配上实现平衡
C.地方权力过大埋下政治危机的隐患D.郡国并行体制完全被郡县体制取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一后,丞相王缩认为,“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母以填之”。李斯认为“置诸侯王不便”,应在全国实行郡县制。秦始皇经过思索和权,最终采纳了李斯的主张,秦统一的当年,即“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摘编自陈长琦《郡县制确立时代论略》

材料二 《元史明宗纪》称行省为”方面之寄”。合而论之,即在传统的郡县制基础上另加行省之类的高层督政组织于中央与路府州县之间,把行省当作分寄与集权的枢纽,既有所分寄,又立足于集权。

——摘缟自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1)材料一中秦统一后在国家结构形式问题上发生了什么争论?秦始皇最终采纳了谁的建议?有何重要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元代行省制的历史渊源及显著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建立的历史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汉高祖时期,王国职官设置与朝廷基本一致。如表为此后西汉统治者对王国职官的调整概况,这些调整的出发点是
时期调整概况
汉景帝时期改丞相为相;裁撤御史大夫、廷尉等
汉武帝时期郎中令减秩为千石;改太仆(秩两千石)为仆(秩千石)
汉成帝时期裁撤内史;令相治民,与郡太守无异
A.精简地方行政机构B.节约中央财政开支
C.维护国家政治统一D.废除郡国并行体制
2021-07-08更新 | 11645次组卷 | 102卷引用: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中书主民,枢密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权力分散局面出现在
A.秦朝B.隋唐C.宋朝D.明清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