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9 道试题
1 .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祠堂祭祖属“展亲大礼”,也称之为“报本之礼”,是宗族的头等大事。这种现象源自于我国古代的
A.宗法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科举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有学者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说,天子即天下之大宗,诸侯即一国之大宗。同姓诸侯相当于天子之小宗,异姓诸侯则通过婚姻,与天子维护甥舅之亲,全国近似于一个大家庭”。这一观点反映中国早期国家制度
A.血缘政治与官僚政治相结合
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C.家国一体的国家政治结构
D.最高统治集团权力趋向集中
2019-06-28更新 | 312次组卷 | 18卷引用:吉林省延边州汪清县四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著名史学家冯尔康认为,从殷周到现代,中国古代宗族制度经历了先秦典型宗族、秦唐间世族(士族)宗族制、宋元间大官僚宗族制、明清绅衿富人宗族制、近现代宗族变异时代五个阶段的变化。这种变化表明我国古代宗族制度
A.社会功能逐渐增强
B.政治功能彻底消逝
C.主体呈官僚化趋势
D.不断推动社会转型
4 .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周襄王为了报答晋文公平息王室之乱的功劳,乃“与之阳樊、温、原攒茅之田”。晋国于是设立了温、原二县,并派赵衰和郤溱为大夫,“赵衰为原大夫,郤溱为温大夫”。这反映出春秋时期
A.周天子的权力日益衰微
B.诸侯对地方的管理日益松弛
C.血缘宗法组织趋向解体
D.郡县地方行政区划组织确立
5 . 春晚小品《不差钱》里有句台词:“我也有个姓毕的老爷。”此话与家谱文化有一定的关系。据调查发现,在民间正有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修撰家谱,许多人不惜耗资耗时找寻家族史,家族热与下列哪一制度直接相关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2019-06-14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A.宗法制B.禅让制C.郡县制D.察举制
2019-06-08更新 | 12598次组卷 | 130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吉林省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梁启超说:“吾中国社会之组织,以家族为单位,不以个人为单位,所谓家齐而后国治是也。周代宗法之制,在今日其形式虽废,其精神犹存也。”梁启超认为
A.宗法制度最早起源于周代
B.宗法制度影响至今
C.家族是最基层的政权组织
D.宗族比国家更重要
2019-05-27更新 | 705次组卷 | 17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诗经》中有:“大宗维翰(栋梁)……宗子维城(城墙)”,这里所说的“大宗”和“宗子”均指周代贵族中根据血缘关系对族人拥有管辖和处置权的人。对材料正确解读的是
A.体现了家国一体的血缘政治
B.体现了周代诸侯拥有世袭统治权
C.从材料可推知那两句诗应出自于《国风》
D.文学作品的描述不能实证宗法制的存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古代建筑作为承载人类文明的物质载体,是古代政治、经济、社会习俗等方面的反映。我国北方四合院一般依东西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基本布局是分居四面的北房、南房和东、西厢房,四周再围以高墙形成四合,开一个门。依照古代宗法礼仪观念长辈应居住在
A.东厢房B.西厢房C.北房D.南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礼记·大学》记载:“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简而言之,父为“家君”,君为“国父”,“君父同伦”。由此可知
A.家庭与国家在组织结构上具有共性
B.分封制是家国同构产生的制度根源
C.血缘纽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基础
D.国人追求社会的稳定和家族的和睦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