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1 道试题
1 . 西周时期为巩固政权采取的措施是:
①分封制        ②察举制        ③中央集权制        ④宗法制
A.①B.①②C.①④D.②④
2016-11-18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2 . 西周时期,有一个为士的官员,20岁时,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甲,22岁时,他又娶了一个妾并生大儿子乙,24岁时,他的妻子又生儿子丙,25岁时,他的妾又生儿子丁,这个官员后来不幸去世,他的子女都想取得他的爵位和家业,按周朝规定,主要由谁继承爵位和家业
A.甲
B.乙
C.丙
D.丁
3 . 与下图紧密联系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B.宗法制
C.三省六部制D.内阁制
5 . 下列关于西周宗法制度说明正确的是
A.宗法制度下,权力与财富的分配是基本均等的
B.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制度的重要工具
C.在宗法体系中,包含有庶人,但不可能有奴隶
D.宗法制要求同姓不婚而导致亲疏混乱
2016-11-18更新 | 4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6 . “争国本”是明万历年间围绕皇位继承问题皇帝与大臣展开的争论:万历皇帝想废长立幼,却遭到群臣反对,经过近20年的争论,最终以皇帝的妥协而告终。此事之所以发生,是因为皇帝违反了
A.宗法制
B.分封制
C.中央集权制
D.内阁制
7 . 文物古迹一直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历史的一个重要依据,东莞市茶山镇南社古村较完整地保留了许多有价值的古迹。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谢氏大宗祠。建于南宋初年,三开间三进院落布局,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结构,二进檩条之间用卷草花纹雕刻的叉手与托脚连结,首进屋脊陶塑和二、三进屋脊灰塑及封檐板木板木雕工艺精美。采用歇山屋顶,为东莞地区祠堂少见。 
【材料二】百岁坊。始建于明万历年间二十年至二十六年(1592-1598)。当时南社村的谢彦眷夫妻都同时超过一百岁,东莞县令李文奎上报朝廷,朝廷准予建祠,公祠命名为“百岁坊”,所以百岁坊的正面是像牌坊一样的建筑。 
“坊”作为古代一种由政府划分的一个特定区域,在唐朝时已经非常盛行。
【材料三】资政第。为清光绪二年(1876)丙子恩科会试中式第九十九名武进士、官礼部主事谢元俊书院,青砖麻石三开间二进院落布局,走廊从天井中间通过,木雕工艺精湛,木雕上的动物栩栩如生,是难得的艺术品,门窗装饰具有西洋风格。 
【材料四】典型民居。南社民居大都为三间两廊布局,以光绪六年(1880)武进士谢汝槿家宅为典型代表。建筑为三间两进院落布局,与祠堂相比,显得朴素实用,但仍有灰塑、木雕、石雕等艺术构件装饰。
(1)材料一中“大宗祠”的建立受中国古代何种政治制度的影响?
(2)材料二中,唐代“坊”的功能是什么?在宋代“坊”又有什么发展变化?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四,概述明清时期东莞民居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016-11-18更新 | 7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广东东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8 . 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征除王位世袭制外,还有:
A.“三公九卿”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C.等级森严的分封制D.血缘关系所维系的宗法制
2016-11-18更新 | 9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广东湛江二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理)
9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不包括
A.禅让制B.宗法制C.分封制D.世袭制
10 . 唐代诗人王维的著名诗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其中最能体现儒家伦理对传统节日影响的诗句
A.独在异乡为异客B.每逢佳节倍思亲
C.遥知兄弟登高处D.遍插茱萸少一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