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8 道试题
1 .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周王姓姬)独居五十三。”这段材料能够说明西周分封制中分封的主要对象是
A.周王的亲族
B.在战争中立功的将士
C.周王的姻亲
D.商朝的王族和贵族
2016-10-12更新 | 272次组卷 | 28卷引用:【校级联考】天津市宝坻区普通高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三校联考历史试卷
2 . “亲情是缘,相聚是缘”,这是自古以来就深存于每一个中国人心底的情结。追根溯源,下列制度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A.井田制B.宗法制
C.分封制D.郡县制
2016-11-18更新 | 584次组卷 | 59卷引用:【校级联考】天津市宝坻区普通高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三校联考历史试卷
3 .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在历史上一直被视为不正统,遭到历代官吏的非议或史学家的谴责。出现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A.她通过不正当手段即位
B.在古代妇女不能参与政治
C.武则天的执政能力不佳
D.受到传统宗法观念的影响
4 . 祠堂是古代供奉祖先和举行祭祀活动的场所,原始社会后期即已存在。后世天子、诸侯的祖庙为“宗庙”,士大夫的祖庙为“家庙”。与此现象最相关的观念是(     
A.万物有灵与皇权至上B.血族宗亲与君主专制
C.敬宗收族与尊卑有序D.图腾崇拜与家族伦理
5 . 据《史记》载,周武王灭商后“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周与鲁的关系是
A.父子
B.兄弟
C.平等
D.大宗与小宗
2016-11-27更新 | 266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6-2017学年天津市六校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6 . 4月5日是清明节,网上祭祀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全新的祭祀方式,它借助互联网跨越时空的特征,将现实的纪念馆与公墓“搬”到网络上,方便人们随时随地祭祀已逝亲人。清明节这一传统节日有了现代化的气息。清明节扫墓祭祀的做法与我国历史上哪一制度直接相关
A.分封制B.宗法制C.君主专制D.世袭制
7 . 西周时只有周天子才称王,春秋时期楚、吴国君开始称王,而到战国时齐、韩、赵、魏、秦、燕、宋、中山等国的国君也都称王。这一变化本质上反映了
A.宗法等级秩序不断加强
B.诸侯国的实力不断增强
C.分封诸侯数量迅速增加
D.分封宗法体制逐渐解体
8 . 古代中西方社会的发展进程中都出现过贵族政治逐渐削弱的现象。下列事件与这一现象无关的是
A.嫡长子继承制度确立B.“解负令”颁布C.雅典陪审法庭设立D.《十二铜表法》颁布
10 . 《左传》中记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句话中“封建亲戚”的主要依据是(     
A.分封制B.井田制C.郡县制D.宗法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