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有立子之制而君位定;有封建子弟之制而异姓之势弱,天子之位尊;异姓之国非宗法之所能统者,以婚媾甥舅之谊通之;周人一统之策实存于是。”据此可知,西周
A.利用血缘纽带巩固其统治
B.通过宗法制强化君主专制
C.推行分封制加强中央集权
D.打击异姓诸侯以维护统一
2019-04-15更新 | 484次组卷 | 33卷引用:甘肃省临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先秦时期的中国将对图腾的崇拜转化为对祖先的崇拜,将英雄与祖先重合,将祖先英雄化和神化;而后又发展为对祖宗的崇拜。该变化有利于
A.弱化神权的影响
B.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C.宗族观念的强化
D.土地私有制的建立
2019-04-01更新 | 366次组卷 | 2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3 .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是谓小康。”这表明“小康”之世的特点是
A.以和谐为目标建立统一国家
B.以家庭为中心构建家国体系
C.以血缘为纽带实行礼仪教化
D.以儒家为基础实现政治理想
4 . 据《史记》记载,齐桓公帮助周襄王平定兄弟叛乱后于葵丘会盟诸侯,并借天子之名发布禁令:“……毋易树子,毋以妾为妻,毋以妇人与国事”,霸业达到顶峰。这一记载说明当时
A.儒家学说成为齐国正统思想
B.周王室依然具有极大的权威
C.旧的统治秩序得到一定维护
D.妇女社会地位遭到严重贬损
5 . 据《史记》记载:“汤崩,太子太丁未立而卒,于是乃立太丁之弟外丙,是为帝外丙。帝外丙即位三年,崩,立外丙之弟仲壬,是为帝仲壬。帝仲壬即位四年,崩,伊尹乃立太丁之子太甲。太甲,成汤适长孙也,是为帝太甲。”这说明当时
A.分封对象都是王族的嫡系子弟
B.嫡长子继承方式已遭人为破坏
C.宗法继承具有嫡子与兄弟相结合的特点
D.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费孝通先生曾将中国古代的某一制度描述为“差序格局”,即“以己为中心,按照……有差等的次序形成的关系网络”。这种差序格局的结构方式普遍存在于中国传统社会之中。其中,父子、兄弟关系是最基本的层次,是“差序格局”的模板,其他各个层次都从这里获得其构造原则,如同乡关系、师徒关系、君臣关系等。据此可知,“差序格局”
A.产生于儒家三纲五常思想
B.可能阻滞社会结构的更新
C.使先秦血缘政治得以延续
D.成为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
2019-03-16更新 | 952次组卷 | 48卷引用:甘肃省张掖二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历史试卷
7 . 王国维认为,商代的权力继承“以弟及为主,而以子继辅之,无弟然后传子”,结果造成“商王中丁以后九世之乱”。西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完善了
A.禅让制
B.皇帝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敝将不可胜穷。”这段话主要说明了
A.嫡长子继承制的特点
B.嫡长子继承制的出现有历史必然性
C.嫡长子继承制的弊端
D.嫡长子继承制的优越性
2019-02-23更新 | 251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4届甘肃省临夏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9 . 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不仅是周朝分封制的基础,对后世也有深刻影响。这表现在
A.一夫多妻习俗长期延续B.皇位继承“立嫡不以长”
C.诸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D.婚姻中的“门当户对”
2019-01-30更新 | 3569次组卷 | 60卷引用:2015-2016学年甘肃天水秦安县二中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10 . 图1是北京天安门东侧的一座古代建筑,是明清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称为太庙。图2是民间祭祀祖宗的场所,称为祠堂。这种现象源于我国早期的一项政治制度。其特点不包括
A.嫡长子继承制B.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结合
C.“国”与“家”结合D.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2019-01-30更新 | 779次组卷 | 2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