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3 道试题
1 . 《唐律》对婚姻中的法律关系作了明确规定,如:“同姓为婚者,徒三年”;为维护家族利益,丈夫可以以“七出”为由休妻,但妻子若无“七出及义绝之状”而被抛弃,或者丈夫“以妻为妾者”,则要“徒三年”。这些规定旨在
A.维护宗法伦理秩序B.改变婚姻关系现状
C.贯彻理学道德纲常D.确立儒学正统地位
2020-01-01更新 | 343次组卷 | 15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树人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黄帝被尊奉为“华夏始祖”,西周穆王“升于昆仑之丘,以观黄帝之宫,而丰隆之葬,以诏后世”,自认是黄帝族的后裔。这主要反映出当时
A.世袭制度最终确立B.民族认同意识正在形成
C.宗法制度逐渐削弱D.黄帝地位得到各族公认
2020-01-01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一中、六中、八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西周时期,姓、氏分开,姓用来区分祖先,氏用来分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秦汉以后,“氏”大多转化为“姓”,姓氏合而为一。此后“氏”通常指女子娘家姓,称为“某氏”,男子反而不称“氏”。这一变化反映
A.传统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崩溃B.女权社会为男权社会所取代
C.秦汉的统一推动姓氏的演变D.秦汉时期婚姻习俗有所改变
2019-12-28更新 | 250次组卷 | 18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姓氏对于中华民族极其重要,我们有时会说一句很重的话:“别忘了自己姓什么!"这表明中华民族
A.极力追求个人名利B.重视姓氏文化价值
C.比较讲究门第出身D.深受宗法观念影响
2019-12-28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普通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弟子规》列述了弟子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其中的“首孝弟”采用了《论语》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同“悌”)”的文义。“首孝弟”的制度渊源可能是
A.君主制B.分封制C.宗法制D.科举制
6 . 据史料记载,商代后期的王位传承以“父死子继”为主,出现嫡长子继承的倾向,如纣是帝乙嫡子,启是庶子,尽管启年长,帝乙还是立纣为法定继承人,由此可知,商代后期
A.皇权专制得到了加强B.血缘纽带关系弱化
C.王位继承具有随意性D.宗法制度渐趋形成
7 . 在君位继承规则方面,商朝时期曾经实行过兄终弟及的方法,但多次出现违规继承现象;西周则实行嫡长子继承制,但也有明显缺陷;秦汉以来,在坚持嫡长子继承制基本原则的情况下,选择“贤能”的皇子而非嫡长子继承皇位的现象逐渐增加。上述改变旨在
A.缓和最高统治集团的矛盾B.增强君主治理国家的合法性
C.保持国家政权的持久稳定D.强化继承人勤政爱民的观念
8 . 周天子有四个儿女:大儿子为妾所生,二儿子、三儿子及女儿为妻所生。下列其儿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大儿子:我是长子,王位由我继承,你们都应该听我的
B.二儿子:我是正室夫人所生的长子,应该由我继承王位
C.女儿:我最聪明伶俐,学识渊博,应由我来统治周朝
D.三儿子:我是父王最疼爱的儿子,父王一定会让我继承王位的
9 . 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把中国古代某种制度称为“亲属等差递减制度”,并认为这一制度虽然不能断绝但至少成功地阻止或避免更多的明谋、流血和战争,它的力量影响中国社会达三千年之久。其评价的是
A.分封制B.郡国并行制C.嫡长子继承制D.三公九卿制
2019-12-16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田家炳中学、蚌埠市九中、五中、铁路中学四校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
10 . 春节是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一个文化符号,与春节“阖家团圆”关系最为密切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A.世袭制B.宗法制C.分封制D.禅让制
2019-12-14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界首中学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