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我们中国人自古就有“同祖同宗”“认祖归宗”、“寻根问祖”、“叶落归根”等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与之渊源对应正确的是
A.世卿世禄制B.分封制C.宗法制D.郡县制
2 . 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这一现象反映出(     
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B.“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
C.考核官员的主要依据是民本思想D.官民关系融洽
4 . 《左传》曰:“周之有懿德也,犹曰:‘莫如兄弟’,故封建之。其怀柔天下也,犹惧有外侮,捍御侮者莫如亲亲,故以亲屏周。”对材料反映的制度解读合理的是
A.推行分封制使周不再有外侮B.周天子实现了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C.体现了周人浓郁的宗法观念D.鲁、燕、宋是以亲屏周的典型代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梁漱溟曾说:“中国老话有‘国之本在家及积家成国’之说,在法制上,明认家为组织单位。中国所以至今被人目之为宗法社会者,亦即在此。”由此可知
A.宗法制对后世影响深远B.宗法制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C.中国古代家国合为一体D.宗法制得到国人的普遍认同
7 . 中华民族素来非常重视族谱的纂修,目的是尊崇人伦,维系宗族。这种传统源于商周时期的
A.禅让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
2019-08-21更新 | 694次组卷 | 24卷引用:云南省丽江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城市见证历史,城市发展折射出人类文明进步。

材料一   西周时期出现了我国第一次城市建设高潮,并确立了天子都城十二里(边长4.3公里)、公国都城九里(边长3.2公里)、侯伯国都城七里(边长2.5公里)、子男都城五里(边长1.7公里)的都城建制。

材料二

请回答:材料一、二的城市建造分别体现什么特点,这两个时期政治上的主要特点分别是什么?

9 . 利用工具书查阅资料进行学习,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手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词条也叫词目,是辞书学用语,指收列的词语及其释文。下列各词释文摘引自不同的工具书。

释文工具书
宗伯是古代专门管礼制的官职。《周礼》的宗伯一职,后世逐渐演变而成为礼部。宗伯有大小之分。大宗伯是正职,“掌以血祭社稷”;小宗伯是副职,“掌建国之神位,右社稷,左宗庙”。宗伯以下,有专管祭祀宗庙的官叫肆师。有专管丧葬冢墓的官叫冢人,等等。《简明文史知识词典》(陕西人民出版社)
宗庙宗庙,古代帝王、诸侯或大夫、士为维护宗法制而设立的祭祀祖宗的处所。《易·震》:“出,可以守宗庙社稷。”孔颖达疏:“君出则长子留守宗庙社稷。”《战国策·燕策》:“燕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后世自大夫以下的宗庙都称为“家庙”。宗庙也可代称王室或国家。《简明文史知识词典》(陕西人民出版社)
宗器古代宗庙祭祀所用的器物。《左传·襄公二十二年》:“重之以宗器。”杜预注:“宗庙礼乐之器,钟磬之属。”《国语·叔向贺贫》:“昔栾武子无一卒之田,其宫不备其宗器。《简明文史知识词典》(陕西人民出版社)
宗法以家族为中心、以血统远近来区别嫡庶亲疏的法则。其主要精神就是维护嫡长子继承制,基本做法是划分大宗、小宗,以此达到巩固封建的世袭统治。中学生文化百科辞典》(北京燕山出版社)

利用材料与所学商周政治制度史的相关知识,编辑关于“宗法制”词条的释文。(要求:明确写出释文内容,层级清晰,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10 . 祠堂是古代供奉祖先和举行祭祀活动的场所,原始社会后期即已存在。后世天子、诸侯的祖庙为“宗庙”,士大夫的祖庙为“家庙”。与此现象最相关的观念是(     
A.万物有灵与皇权至上B.血族宗亲与君主专制
C.敬宗收族与尊卑有序D.图腾崇拜与家族伦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