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封制实行的背景、目的和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东周桓王即位后,周郑交恶,桓王联合陈、蔡、虢、卫等国讨伐郑国,最后双方在繻葛开战,郑国将领祝聃射中桓王肩膀,但郑庄公未乘胜追击,仍遣使慰劳桓王。这表明当时
A.分封制度得到了有效维护
B.诸侯争霸局面已经出现
C.兼并战争有利于国家统一
D.周天子的权威依然存在
2 . 下面是周朝各诸侯国之间战争的次数及君主姓氏的相关统计表(姬姓是周朝的国姓),由此表可推知

A.周王缺乏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B.宗法制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C.诸侯争霸导致国家动荡不安
D.战争导致诸侯国数量减少
2019-03-16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山东省临沂市2019届高三(上)期末历史试卷
3 . 商周时期对异族群体的经略方式存在差异,商人与异族建立的多是一种或稳定或不稳定的联盟关系,而周人则直接将姬姓贵族分封到这些异族聚居区。这一变化旨在
A.加强中央集权
B.强化贵族专权
C.维护统治秩序
D.增进文化认同
4 . 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中,诸侯因义务所在,蜂拥而至勤王。这一典故是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反映(  )
A.王位世袭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
2019-01-30更新 | 910次组卷 | 93卷引用:2011届山东省济宁一中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卷
2010·上海·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5 . 汉代以来,某地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青铜重器,青铜铭文多涉及诸侯战争、土地交换等内容。学者推断此地应是
A.夏人的活动地域B.周朝的重要都城
C.秦朝的阿房宫遗址D.汉初同姓王的封国
2019-01-30更新 | 1176次组卷 | 34卷引用:山东省微山县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读下图,以下选项中符合此时期时代特征的是
A.分封宗法制度构建
B.官僚政治已经形成
C.生产关系开始变化
D.郡国并行依然存在
2018-10-22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历史试题
7 . 夏、商、周三代更替的事实,使周人不得不怀疑“天命”的永恒,对此,《尚书》记载:“天命糜常”、“惟德是辅”。这说明
A.孔子继承了夏商周的主流文化思想B.《尚书》是研究此历史的唯一证据
C.西周确立的宗法分封制具有优越性D.周人认为天命、道德是治乱的关键
9 . 西周推行分封制,受封的对象包括“先代贵族”之后,所谓“先代贵族”指的是从神农氏到商纣王共2000余年间的首领和帝王,众多当时存在的政权得以合法化。周初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保卫周王室安全B.打击殷商残余势力
C.维持社会的稳定D.强化周王的集权统治
10 . 《史记·周本纪》载:“武王追思先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材料直接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
A.郡国并行制B.宗法制C.郡县制D.分封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