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封制的特点与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以往的诸侯国,都是早已存在的或由古代氏族部落繁衍而产生的土著氏族组织,而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则是由王廷任命的王室亲戚为首领的外来氏族与土著氏族的结合体。这说明周朝的分封制
A.实现了周王权力的高度集中
B.有利于对地方直接管理
C.有助于国家整体观念的形成
D.强化了旧有的宗族意识
2018-05-01更新 | 739次组卷 | 20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下图为2019年湖北随州曾国(西周封国)墓葬群出土的编钟。
编钟铭文大意:
伯括受命,遵循大禹的
功业,被分封到南土,
在曾地建邦。我是周文
王的后裔,穆侯的长子,
通过统治曾国,光大
“夏”的功业。

由此可知
A.西周对夏文化的沿袭B.周王直接控制长江流域
C.诸侯始终效忠周天子D.分封制有利于文化认同
4 . 有学者在谈到先秦政治时说:“秦帝国始祖秦襄公就是在周孝王赐给他诸侯称号和‘岐以西之地,的情况下开始立国开疆的。史书还有秦穆公‘兼国十二,开地千里’、齐桓公‘并国三十五’、晋献公‘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楚庄王‘并国二十六,启地三千里’的相关记载。”该学者意在说明
A.周天子至上地位得以确保
B.周王室家天下统治的建立
C.分封制起了政治整合作用
D.中央对基层的管理直接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表明
A.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B.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C.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D.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
2020-06-08更新 | 317次组卷 | 109卷引用:2016届黑龙江实验中学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春秋时期,五霸争长需要得到周天子的认可,赐予“伯”的称号方可为诸侯之长。三家分晋、田氏代齐这样的重大事件也需要得到周天子的正式认可。这说明
A.分封制得到诸侯严格遵守B.周王室对地方控制加强
C.天下一家的观念成为共识D.诸侯争霸强化了宗法制
2018-06-19更新 | 787次组卷 | 21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左传》记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荀子》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反映出西周实行
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
2019-09-29更新 | 487次组卷 | 40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11世纪下半叶,周公东征胜利后,在广阔的征服地域内分封其亲属子弟,拓殖建“城”,“国人”居于城内,“野人”居于城外,他们都享有一定的政治权利,国人政治身份高于野人,西周时期的“国”指天子诸侯之都城,其建设有一套理想化的标准模式。都城必置宗庙,立社稷,建高墙,是国家的象征,秦以后两千多年都城的修建往往继承了这种规划传统。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兴起,为数众多的城邦一般都建在高地或山丘上,建有城墙等防御设施。城邦大多建立了大规模的神庙,是城邦的宗教中心,城市的中心广场即市政广场是城邦社会与政治活动中心。在许多城邦,人民凭着对土地的拥有权而获得公民权,可以参与城邦公共事务的讨论和执行。城邦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周围有大片的农村地区,这是城邦的主要经济基础。

——摘编自黄洋等主编《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西周时期的都城和古希腊城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城邦兴起的历史条件。
2020-08-26更新 | 410次组卷 | 18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师大附中2022-2023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考古资料表明,西周时期,一些异姓诸侯国虽然远离王畿地区,但是其青铜等器物,在形制、纹饰和工艺风格上也都与周王朝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这主要说明当时(  )
A.礼乐制度遭到严重破坏B.分封制有利于中原文化的传播
C.礼器制作工艺非常发达D.有利于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2021-01-08更新 | 225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密山市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楚武王灭权(国)后,派人担任权县县尹,县尹向楚王直接负责,不世袭。至于郡县关系,当时有“千里百县,县有四郡”之说。据此可知,春秋战国时期
A.官僚制度普遍建立
B.周中央政府对地方管理强化
C.郡下设县已成定制
D.分封制下的统治秩序遭破坏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