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封制的特点与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7 道试题
1 . 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分封制建构起纵向的统治秩序,加强了王权。宗法制则从普遍存在的宗族关系层面,增强了周王的影响力。由此可知西周政治制度建构的出发点是
A.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B.防止商朝旧贵族的复辟
C.实现统一有序的国家治理D.维护等级分明的贵族政治
2 . 周王室分封宗亲贵族的既定制度,辅之以明确天子权利和诸侯义务的周礼的约束,决定了王室和诸侯之间的内在关系。同时,西周诸侯国之间或为同宗共祖的宗亲,或为彼此通婚的姻亲。这说明当时的地方行政体制
A.强化了社会的纵横联系B.纠正了各自为政的弊端
C.打破了邦国林立的状态D.淡化了官僚政治的作用
3 .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变法都在不同程度上对贵族世袭制有过冲击,但以战功裂土封爵仍是一种普遍的社会观念。即便是经过商鞅变法、改革最彻底的秦国和此后的秦汉,这种价值取向也是十分盛行的。这反映出当时
A.郡县制推行的条件尚未成熟B.军功封爵制度开始实行
C.军功地主投身基层社会治理D.分封观念依然根深蒂固
4 . 西周将王畿之地之外的广阔地域分封给同姓或功臣,让诸侯管理封地。随之而来,如何约束诸侯等社会管理层,便成为西周朝廷面临的关键问题。西周的解决方案是以宗法制来维系分封制,通过宗族认同以培育政治认同。这说明西周政治的显著特征是
A.权力日益集中化B.地方管理分散化
C.家国一体共主化D.政治关系地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从考古发掘的文物上看,周初,地处边陲的几大诸侯国出土的青铜器,多是周王室的制品,少有封国的器物。迨至西周后期,封国器物不仅数量多,而且制作精美,甚至超过了周王室器物的水平。这表明
A.分封制促进了社会发展B.分封制度已经瓦解
C.诸侯威胁了王室的权威D.礼乐制度遭到破坏
2021-07-07更新 | 538次组卷 | 22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周之宗盟,异姓为后”,即周的宗盟,除了同姓外还有异姓,异姓列在同姓之后。异姓纳入周的宗盟
A.破坏了宗法制的原则B.加强了周王室的统治力量
C.丰富和发展了分封制D.有利于周王的集权统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热播电视剧《芈月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周极王号令六国诸侯临时组建一支6000人的队伍勤王。等到了约定出兵的日子,韩、赵、魏因国内乱自顾不暇,齐国不予理睬,最终勤王不成。”这一情节充分说明
A.周王权威开始削弱B.宗法制度被破坏
C.贵族政治彻底瓦解D.分封制度受冲击
2021-02-19更新 | 797次组卷 | 90卷引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一中(西校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故封立亲戚为诸侯之君,以为蕃篱,屏蔽周室。

——(唐)孔颖达

材料二 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史记·周本纪》

材料三 周公教姬诵(周成王)说:“你得用心考察众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是侮慢王朝,等于不贡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

材料四 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臣扦城。然而降于夷王,害礼伤尊,下堂而迎觐者。历于宣王,挟中兴复古之德,雄南征北伐之威,卒不能定鲁侯之嗣。陵夷迄于幽、厉,王室东徙,而自列为诸侯。

——柳宗元《封建论》


(1)材料一指的是什么制度?此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说明在周初能够被“封侯”的主要是哪些人?
(3)材料三反映诸侯对周王有何义务?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诸侯对周王还有哪些义务?
(4)材料四体现了这个制度的影响有哪些?
9 . 下列关于夏商周政治制度说法错误的是(  )
A.商王在不同程度上具有支配内服与外服的实际权力
B.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C.宗法制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D.礼制是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础
2020-11-2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