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封制的特点与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4 道试题
1 . 商朝创建之初并没有把王子分封于外建立诸侯国。周朝文王、武王的庶子都受封建国,其后周王的庶子或被封在畿外建国,或被封在畿内立家。这一变化
A.削弱了周王室的势力B.导致王位继承原则变化
C.促进华夏文明的拓展D.使周王的权力日益集中
2 .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周代的诸侯,有王室的家属、商之子孙和现有各部落国家的首长,他们按国之大小,理论上以五等面积,封为五级,这些诸侯各按所封地距国王都城的距离而有不同的功能和义务。”材料说明
A.周朝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B.分封的对象以王室子弟为主
C.分封制目的是巩固周统治D.诸侯拥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
3 . 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这表明,分封制
A.强化了血缘与政治联系B.埋下了分裂割据隐患
C.突出了权利与义务统一D.淡化了民众等级观念
2020-07-22更新 | 430次组卷 | 28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11世纪下半叶,周公东征胜利后,在广阔的征服地域内分封其亲属子弟,拓殖建“城”,“国人”居于城内,“野人”居于城外,他们都享有一定的政治权利,国人政治身份高于野人,西周时期的“国”指天子诸侯之都城,其建设有一套理想化的标准模式。都城必置宗庙,立社稷,建高墙,是国家的象征,秦以后两千多年都城的修建往往继承了这种规划传统。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兴起,为数众多的城邦一般都建在高地或山丘上,建有城墙等防御设施。城邦大多建立了大规模的神庙,是城邦的宗教中心,城市的中心广场即市政广场是城邦社会与政治活动中心。在许多城邦,人民凭着对土地的拥有权而获得公民权,可以参与城邦公共事务的讨论和执行。城邦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周围有大片的农村地区,这是城邦的主要经济基础。

——摘编自黄洋等主编《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西周时期的都城和古希腊城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城邦兴起的历史条件。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政治制度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
2020-07-09更新 | 11454次组卷 | 63卷引用:河南省济源市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
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
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
2020-07-08更新 | 18816次组卷 | 216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学者冯天瑜说:“西周的封邦建国实现了以姬姓为主的贵族阶层、被征服的臣仆、封地土著三种人的结合,突破了(以前)纯粹的血缘组织框架。下列对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分封制奠定了地缘政治基础B.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疆域领土
C.分封制保证了周统治的成功D.分封制强化了血缘宗法关系
2020-06-23更新 | 78次组卷 | 32卷引用:吉林省长春汽车经济开发区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周公平定三监之乱后,调整分封策略,并采取了新办法安置旧殷势力。如卫康叔受封于殷都旧地,他领有的七个殷人氏族大多是原住民;鲁侯伯禽领有的六个殷人氏族,则是随伯禽受封迁过去的。这反映了分封制
A.结合地缘与血缘加强国家管理B.巩固了贵族的世袭特权
C.实现了天子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重视对边远地区的开发
2020-06-22更新 | 1232次组卷 | 14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尚品书院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王国维先生认为:“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二曰庙数之制;三曰同姓不婚之制。”结合所学,下列选项对王国维先生观点解读最合理的是
A.西周政治文化有惊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B.西周宗族关系开始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C.西周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D.西周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为“传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春秋曾国贵族曾公求墓葬出土编钟有铭文“(周)昭王南行,豫命于曾,咸成我诰,左右有周,赐之用钺,用政(征)南方”,及“适于汉东,(南)方无疆,涉政(征)淮夷,至于繁阳”等。据此可知
A.分封制度受到了一定冲击B.西周完成了政治中心南移
C.南方曾国认同周王的权威D.西周实现了对边疆的控制
10 . 西周时期,伯禽被分封为鲁国诸侯,他死后,其子不能自动继承为鲁公,而是必须回到宗周,由天子进行新的策命礼,称作“承嗣再命”。这一做法
A.确保了宗法制度的长期稳定B.旨在维护周天子的政治权威
C.侧重于巩固贵族的等级特权D.保障了西周分封制度的持久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