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实行的目的、含义和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西周前期的述作,记述了周族初期的诞生、周人先公时期的发展壮大和文王、武王建立周王朝的过程。其中所表述的主题均关涉整个周人群体的发展以及周王朝的建立等,并将周王的世代与功业放在显著位置。这一做法(     
A.限制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推动了周王权威的构建
C.维护了宗族内部的团结D.反映了分封制度的衰落
2023-02-20更新 | 614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安国中学等三校2022-2023学年高三2月质检历史试题
2 . 有学者把西周的分封称为“一个以周氏宗族为核心、以姬姓异氏宗族为主干、以异姓异氏宗族为辅翼的宗族群”。这反映了西周(     
A.宗法划分代替地域划分B.政治主体是姬姓宗族统治
C.宗法等级秩序日益森严D.宗族观念影响着分封实践
3 . 《礼记丧服传》中记载:“诸侯之子(非嫡长子)称公子,公子不得称(祭祀)先君;公子之子称公孙,公孙不得祖(祭祀)诸侯。此自卑别于尊者也。”材料中的规定主要体现的是
A.宗法制B.分封制C.内外服制D.世袭制
4 . 西周时期,一位诸侯娶了一位妻子,这位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后来又娶了一个妾,其妾接连为他生了大儿子和二儿子。后来,其妻又为他生了三儿子。当该诸侯死后,他职位的继承者应是
A.女儿B.大儿子C.二儿子D.三儿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材料反映了
A.宗法制的基本法则B.财产继承的原则
C.任人唯才的要求D.兄终弟及的传统
2021-09-17更新 | 1224次组卷 | 73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望都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制度,是一种以父系血缘关系为准绳的‘遗产’(包括权力、财富、封地)继承法。”材料中“制度”的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A.解决阶级矛盾B.保障贵族特权C.维护礼乐制度D.巩固统治秩序
7 . 下图为商代王位传承示意图。图中横箭头表示兄弟关系,竖箭头表示父子关系,斜箭头表示堂兄弟或叔侄关系,数字表示即位顺序。该图示内容表明商朝
A.嫡长子继承制逐渐确立B.王位继承缺乏制度规范
C.兄终弟及方式渐趋成熟D.血缘宗法关系影响深远
8 . 据《史记·殷本纪》载,从开国之君成汤到亡国之君帝辛共17代30王,其中以弟继兄为王者有14王,以子继父为王者有10王。而《史记·周本纪》指出,自文王到幽王共12代13王,有12王为嫡长子继位。据此可发现
A.商朝时期是嫡长子继承制之滥觞B.周朝的王位继承争议已经杜绝
C.嫡长子继承制成为分封制的核心D.宗法血亲是商周政治重要特征
9 . 西周时期,“君权宗法化”是王权得到进一步加强的体现之一。下列选项可用来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文王孙子,本支百世”
B.“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C.“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D.“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10 . “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 “”像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
A.祖先牌位B.皇帝宝座
C.青铜兵器D.铁制农具.
2019-01-30更新 | 2635次组卷 | 3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