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实行的目的、含义和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材料反映了
A.宗法制的基本法则B.财产继承的原则
C.任人唯才的要求D.兄终弟及的传统
2021-09-17更新 | 1223次组卷 | 73卷引用:吉林省汪清县六中2019-2020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妻妾一般称谓
妻(正室)三哥(20岁)、四哥(17岁)
妾一(侧室)大哥(25岁)
妾二(侧室)二哥(22岁)

A.三哥B.四哥C.大哥D.二哥
3 . 春秋时期,天子正妻称为后,庶妻被称为次妃、嫔、世妇等。诸侯之正妻称夫人、元妃,庶妻为如夫人、次妃或二妃、下妃等。这一规定
A.反映出周天子大宗地位逐渐丧失B.有利于家国内外的宗法化管理
C.体现出嫡长子继承制已名存实亡D.说明权力继承世袭化开始形成
4 . 周先族属于氏族部落,实行外婚制一定要靠姓氏来区别,到西周时期,族外异姓婚更趋严格并走向制度化,即执行“同姓不婚”的规则。周人实行这一制度的主要原因在于
A.防止同姓内部因争权而致内斗B.扩大和加强与异姓集团的合作及联盟
C.避免同姓婚配造成不育或后代畸形D.崇尚伦理道德,传承周先族遗风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清朝学者万斯大说:“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材料主要说明了          (       )
A.大、小宗都有血缘关系B.诸侯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力
C.各级政权被一家一姓所掌控D.宗法关系是维系政权的纽带
2019-08-13更新 | 735次组卷 | 61卷引用:2014届吉林省龙井市三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6 . 在中国古代社会,收养养子时,往往有“异姓不养”的规定。如明清律法都规定,若收养异姓子为嗣,则收养人和送养人都要被杖六十下,其子归宗(即送回送养人家中)。下列制度与此规定有关联的是
A.分封制
B.禅让制
C.世袭制
D.宗法制
2018-12-21更新 | 67次组卷 | 43卷引用: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尚书·大传》说:“古者诸侯始受封,必有采地:百里诸侯以三十里,七十里诸侯以二十里,五十里诸侯以十五里。其后子孙虽有罪黜,其采地不黜,使子孙贤者守之世世,以祠其始受封之人,此之谓兴灭国,继绝世。”材料反映了
A.安土重迁是分封制的思想基础
B.嫡长子并非封国唯一的继承人
C.世代相传的采地是维系宗法体系的纽带
D.封地是诸侯世袭的私有财产
9 . 西周建立后,统治者在商代宗族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体系完整、等级严格的宗法制度。西周建立宗法制度的初衷是
A.巩固统治秩序.
B.安抚商代贵族阶级
C.确保分封实施
D.强化血缘亲疏关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