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秦朝地方政府把法令作为指导政务处理的标尺,贯彻不打折扣的“法令行政”,但学者研究发现,在县级官员处理中央下达的政务占比中,自主行政达到了80.8%,法令行政只有19.2%。对这一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政务处理需结合实情B.郡县制度初创存在着缺陷
C.中央的监管力度不够D.官员处理政务能力有差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周朝时确立了谥号制度,对君主和大臣的一生给予盖棺定论的评价。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因“谥号”的定夺将形成“子议父、臣议君”的局面,而废除谥法。秦始皇的这一做法体现了(     
A.文化统一B.以法治国C.皇位世袭D.皇帝独尊
2022-11-16更新 | 233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西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B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面所示是秦统一全国后的地方官职简表。从表中内容能得出的结论是(  )
秦统一全国后的地方官职简表
郡级官员县级官员乡间组织
京畿
内史郡守县令三老亭长里魁
郡丞县长有秩
主爵都尉郡尉县丞啬夫
监御史县尉游徼
A.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郡国并行制在全国推行
C.官员都能世袭统治权D.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相传在先秦时代,举行封禅大典者计有无怀氏、伏羲氏、神农氏等十二帝王,他们都认为自己“受命然后得封禅”。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率领文武大臣及儒生博士70人,到泰山去举行封禅大典。秦始皇泰山封禅旨在(     
A.宣扬帝位的合法性B.歌颂古代帝王政绩
C.确立儒家正统地位D.彰显国家实力强大
2022-11-01更新 | 25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三晋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二)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果观察者稍用想象力,即可以闭目看出在制造这些陶塑兵俑时,哲学家、艺术家、匠人曾与成批的占卜者以及数以百千计的军官在集思广益、摩肩抵掌的研磋情景。这地下人像的工程,自设计至施行不可能没有全面交换意见,然后在技术上不断协商侥幸而成。兵马俑的制作及其展示的场景,反映出(     
A.秦始皇的专制与暴虐B.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形成
C.秦朝军队强大的战斗力D.集权制度高度的动员水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战国时郡是设于边境地区。边地原为荒僻之地,人口稀少,虽然面积大于县,其地位却比县低。后来边地逐渐繁荣、人口增加,乃于郡下设县。于是在边地有郡、县两级的地方组织。这说明(     
A.兼并战争推动管理体制变革B.中央集权制度得到普遍推广
C.经济发展影响政治体制变迁D.各国变法成效已然得到体现
7 . 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后,不断完善名号制度,将华美的词语加在自身及其亲属头上,如追尊自己的父亲为“太上皇”,母亲为“皇太后”,姐妹为“长公主”,其子为“皇太子”“皇子”等。名号制度的不断完善旨在(     
A.证明皇权来源的合法性B.维护皇权的至高地位
C.论证君权神授的合理性D.推动权力向中央集中
2022-08-05更新 | 2546次组卷 | 31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和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秦朝县兵是由县令对有战斗能力的县住民在大范围内实行武装动员而组成的,在以县城为基地的军事活动中,县令发展成为军事指挥者。据此可知,当时秦朝(     
A.尚未确立中央集权体制B.中央军事指挥权力下移
C.宗族势力影响地方治理D.地方政权存在失序风险
2022-07-28更新 | 443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中国城市从它的产生到发展,一直以规模宏大为重要标志,尤其是都城规模皆居当时世界前列(如表)。城市规模宏大根源于(     
都城秦咸阳唐长安北宋东京南宋临安明清北京
人口数量(万人)约60约100超过100约150超过100
城市面积(平方公里)3684371560
A.中央集权制度B.城市商业发展C.城市人口众多D.官府好大喜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秦统一后,在讨论地方制度的御前会议上,主张分封制且有大批臣僚附和的丞相王绾却未能敌过独持异议的廷尉李斯,最终确立了郡县制。这说明当时
A.制度服从于现实需要B.皇权与相权矛盾激化
C.朝臣掌握着决策权力D.三公九卿制发生异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