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中央官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睡虎地秦简《语书》中论及“良吏”的判定标准:其一,明法律令;其二,人臣之忠。这种判定标准最能说明秦朝(     
A.治理国家遵循以法治国B.以品行作为选官标准
C.官员评价服务专制统治D.重视官员的法律素养
2 . “御史大夫的官位虽比丞相低……但地位却十分重要”,“在法定制度上,他有着特殊的地位”,并“握有考课、监察和弹劾百官之权。这种权力有时甚至超过丞相”。由此可见,丞相与御史大夫的关系是(     
A.后者为前者的助手B.有所关联,相互牵制
C.两者之间互不统属D.级别悬殊,上下从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     
A.表明皇权受到了制约B.有利于合理决策
C.缓解了皇权相权矛盾D.降低了行政效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为达到引文的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
A.设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
B.设立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C.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制
D.设立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
2022-06-30更新 | 250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3-2014年广东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重申“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在下列古代官职中,较早体现“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的是
A.西周卿大夫B.秦朝御史大夫C.清朝军机大臣D.宋代参知政事
2022-02-15更新 | 218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华侨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6 . 奉常,掌管宗庙礼仪和教育事务;郎中令,负责皇帝禁卫;卫尉,负责皇宫守卫;太仆,负责皇帝车马;少府,负责皇室财政;廷尉,负责司法;典客,负责外交和内部少数民族事务;治粟内史,负责粮食和财政;宗正,负责皇室事务。由此可见,九卿制度具有
A.家国同构的特征B.守内虚外的特征
C.重文轻武的特征D.地方分权的特征
7 . 秦朝时始设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由丞相领衔上奏,最后由皇帝裁决施行。朝议制度的设立
A.确保了秦朝的长治久安B.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
C.确保了皇帝的专制独裁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2022-01-19更新 | 686次组卷 | 35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宰相制度是中国传统政治中重要的制度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宰相制度,代不相同,然相因而变,有其趋势,亦有其法则。趋势维何?时代愈前,相权愈重;时代愈后,相权愈轻。法则维何?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是也。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古代中国宰相制度的演变情况。
2021-12-21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作为副承相,秦代御史大夫的职责是“内承本朝之风化,外佐承相通理天下”。朝廷每议大政,须有承相、御史大夫共同参与,大凡立君、立嗣、宗庙典礼、朝议诸事务,御史大夫都有商议和参与决策权。据此可推知,秦代
A.皇权至高无上B.中央机构效率低下
C.官僚政治确立D.御史大夫制约相权
2021-12-17更新 | 421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附属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该典故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司马迁讽刺秦二世B.相权严重威胁了皇权
C.宰相制度不合时宜D.秦朝面临灭亡的危险
2021-12-07更新 | 435次组卷 | 5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东省汕头金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0月份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