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中央官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5 道试题
1 . 廷议是皇帝与大臣们在朝堂上定期集会议事的一种形式。参加廷议的官吏有文有武,职位上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诸侯王、众卿、将军,下至大夫、博士、令长等……讨论结果由皇帝最后裁决。由此可见,廷议制度(     
A.有利于提升行政决策的科学性B.体现了士大夫集团的政治品格
C.有效限制了君主专制的加强D.有效协调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2023-03-11更新 | 1700次组卷 | 20卷引用:吉林省四平市文德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这突出反映了秦朝官制设置(     
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B.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C.化国为家,君权至上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2022-10-19更新 | 513次组卷 | 26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友好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为达到这种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     
A.统一度量衡B.设立太尉C.设立御史大夫D.设立丞相
2022-10-10更新 | 159次组卷 | 27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物理班)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秦朝时始设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由丞相领衔上奏,最后由皇帝裁决施行。朝议制度的设立
A.确保了秦朝的长治久安B.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
C.确保了皇帝的专制独裁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2022-01-19更新 | 686次组卷 | 35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吉大附中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该典故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司马迁讽刺秦二世B.相权严重威胁了皇权
C.宰相制度不合时宜D.秦朝面临灭亡的危险
2021-12-07更新 | 435次组卷 | 57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理)试题
7 . 如图反映出秦朝中央政权组织的主要特点是(  )
A.相权空虚,中央集权B.相互配合,相互牵制
C.分别决策,相权分割D.三权分立,相互制衡
2021-12-07更新 | 322次组卷 | 5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学程考试历史试题
8 . 《资治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中记载:“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致使相权逐渐削弱,这既是中国古代集权制度下的政治发展变化的突出特征,也是皇权与相权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下列朝代政治制度能佐证上述观点的有
①秦朝三公九卿   ②西汉武帝设中朝   ③唐朝三省六部制   ④明朝内阁制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9 . 史书记载,秦的御史大夫“位上卿,银印青授,掌副丞相”。有学者认为“副”在古代有剖开、分割之意。该学者认为,秦朝设置御史大夫的目的是
A.制约丞相权力,维护君主专制B.强化思想控制,实行愚民政策
C.扩大丞相权力,提高行政效率D.担任侍从顾问,协助批阅奏章
2021-11-07更新 | 178次组卷 | 3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室分封宗亲功臣的既定制度,辅之以明确天子权力和诸侯义务的周礼约束决定了王室和诸侯之间的内在关系,使中央王国对地方诸侯的纵向联系加强,同时,西周的诸侯国之间多有同宗共祖的宗亲关系或互通婚姻的姻亲关系,横向联系也较以前密切。

——《中国历史·先秦卷》

材料二 秦统治者把“帝”这个头衔作为自己的专属称呼,皇帝之下是三公,三公之下有九卿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辖若干县,县按大小设县令或县长。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三 (元)世祖末成宗初,行省演化为地方最高官府,只是言其性质的基本方面事实上行省在具有上述基本性质的同时,仍然长期保留着代表朝廷分驭各地的使命,仍然长期保留着朝廷派出机构的部分性质,元朝人有时还把行省称为“外廷”和“政府”这正反映了行省所具有的二重性质。

——摘编自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


(1)据材料一分析周王室和诸侯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指出秦统治者在政治体制上的创新举措,并结合所学分析秦创新举措秦及后世所产生的影响。
(3)据材料三,指出元朝制度创新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创新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